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即事四首·其一》
《又即事四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塞氛未静铁衣寒,愁绝江南庾子山。

谁使石郎捐一道,仅闻柴氏复三关。

西当太白馀孤垒,北望神州隔几寰。

犹忆楼船建黄钺,夕烽明灭照龙湾。

(0)
注释
塞氛:战乱的气氛。
铁衣:士兵的铠甲。
庾子山:地名,可能指庾信所居之地。
石郎:可能指将领的名字。
柴氏:可能指某个势力或人物。
太白:指太白山,中国西部的名山。
楼船:古代大型战舰。
黄钺:黄色的斧头,象征军权。
龙湾:地名,具体位置未知,可能指战场或重要地点。
翻译
战事还未平息,士兵们穿着冰冷的铁衣,江南的庾子山弥漫着忧愁。
是谁让石郎舍弃防线,只听说柴氏收复了三个关隘。
西部的太白山下只剩孤立的营垒,北望中原,却被重重阻隔。
仍然记得那艘楼船挂着黄色的军旗,傍晚的烽火时明时暗,照亮了龙湾的夜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乱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国土分裂的哀伤。

“塞氛未静铁衣寒”一句,以军营未解之氛围、士兵穿戴着冰冷的盔甲开始,直接传达了边疆战事的紧张气氛。紧接着,“愁绝江南庾子山”则通过对美好而又遥远的江南风光和庾信(庾子山是他的号)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

“谁使石郎捐一道,仅闻柴氏复三关”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石郎、柴氏的提及,以及他们曾经在战场上的英勇行为,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和现实中的无力感。

“西当太白馀孤垒,北望神州隔几寰”则是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边塞之远、国土之分割的感觉,诗人在这里表现了自己对于国家疆域的关切和忧虑。

最后,“犹忆楼船建黄钺,夕烽明灭照龙湾”两句,通过对过去盛景的回忆(“楼船建黄钺”可能是指某种繁华景象)和战争中烽火连天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对于和平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战乱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沉郁苍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国土分裂的边塞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深切的忧虑和对过往美好的怀念。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采筇

此君有节瘦如许,老子无心酷似之。

莫向人间危处去,溪云径雪尽扶持。

(0)

閒居无与酬答因假庭下三物作.桃讽梅

不肯春风时世妆,岁寒崖谷倚冰霜。

人间亦有知香者,盍遣一枝横出墙。

(0)

即事十首·其九

得摇牙处尽摇牙,底用鸣声绕鬓哗。

政自为渠眠不熟,西风吹叶打窗纱。

(0)

过楚道人舍·其一

纷纷俗子俗到骨,对面有山那得看。

不料楚髯能辨此,夜深月冷石阑干。

(0)

次韵牟监簿·其一

几携笔砚傍书林,吟到更寒月未沈。

有客忽从天禄至,人间便隔五云深。

(0)

次韵方教采芹亭·其五

莫问秋风八月槎,一蓑欲老水之涯。

笔床茶灶肯同住,毕竟吾宗是作家。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