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秋风八月槎,一蓑欲老水之涯。
笔床茶灶肯同住,毕竟吾宗是作家。
莫问秋风八月槎,一蓑欲老水之涯。
笔床茶灶肯同住,毕竟吾宗是作家。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方教采芹亭(其五)》。从这短小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体现。
"莫问秋风八月槎,一蓑欲老水之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淡然态度。“秋风”和“八月槎”描绘出初秋的景象,自然界已经有所转变,而“一蓑欲老水之涯”则透露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高、生活平淡无奇的感慨。这里,“蓑”指的是古代渔夫用以避风雨的小屋,引申为隐居之处;“水之涯”,即河岸或溪边,也可以理解为远离尘嚣的地方。
"笔床茶灶肯同住,毕竟吾宗是作家。"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自豪。在这里,“笔床”和“茶灶”都是书房生活的象征,而“肯同住”,则显示出诗人愿意长久地沉浸在这份平静而专注的写作氛围中。“毕竟吾宗是作家”这一句,既是对自我文学身份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事业的坚持和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境鲜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超然态度,以及他对文学创作不渝的追求。
西风吹暮雨。正碧树凉生,送君南浦。蝉声带残暑。
满高林斜照,暝烟横渚。故乡路阻。
更秋入、江城雁渡。
怅天涯、几许闲愁,对酒共成羁旅。
休问功名何在,绿鬓吴霜,素衣尘土。离觞缓举。
收玉箸,听金缕。
叹凌云才调,乌丝阑上,省把清诗漫与。
见洛阳、年少交游,倩君寄语。
桑田变东海,此语闻自昔。
嗟我百年人,耳目讵能识。
谁言钱塘江,遂有车马迹。
涨沙莽云屯,衣带仅寻尺。
我初未渠信,束襜俟潮汐。
是时月既望,春晴好风色。
同舟二三子,击楫意颇适。
中流类坳堂,竟作胶柱瑟。
褰裳乱涛波,植杖负囊笈。
居然濯我足,长堤慰行客。
西兴忽在眼,唤渡犹顷刻。
鲲鹏定何之,鱼龙岂迁宅。
斜阳照高岸,得酒饯寒湿。
平生忠信怀,对此徒感激。
翻成仆奴笑,抚事吁莫测。
莫问曲池平,空悲岘山侧。
《丁丑仲春将渡浙江从者请盘沙予畏而不许既登舟乘潮以济中流胶焉捐十金募数力竟至沙上仅达西兴狼狈殊甚从者笑之感而赋诗》【宋·韩元吉】桑田变东海,此语闻自昔。嗟我百年人,耳目讵能识。谁言钱塘江,遂有车马迹。涨沙莽云屯,衣带仅寻尺。我初未渠信,束襜俟潮汐。是时月既望,春晴好风色。同舟二三子,击楫意颇适。中流类坳堂,竟作胶柱瑟。褰裳乱涛波,植杖负囊笈。居然濯我足,长堤慰行客。西兴忽在眼,唤渡犹顷刻。鲲鹏定何之,鱼龙岂迁宅。斜阳照高岸,得酒饯寒湿。平生忠信怀,对此徒感激。翻成仆奴笑,抚事吁莫测。莫问曲池平,空悲岘山侧。
https://shici.929r.com/shici/4V7fAHiz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