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的金纱净,离离宝撮分。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
的的金纱净,离离宝撮分。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
这首诗以“咏耙复诗”为题,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萧驎所作。诗中描绘了耙复(一种农具)的形象与寓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的的金纱净”,以“的的”形容耙复表面的光泽,如同金色的纱网般洁净,营造出一种精致而明亮的画面感。接着,“离离宝撮分”进一步描绘耙复的结构,仿佛是珍贵宝石分割而成,既体现了农具的实用价值,也赋予其艺术美感。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这两句则转而抒发情感。诗人以“纤腰”比喻耙复的轻盈与优雅,暗示其在劳作中的灵动与效率,并非单纯模仿他物,而是自有其独特的韵味。而“宽带”则可能象征着对某人的思念或关怀,通过农具的细节,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耙复这一农具的实用与美观,更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劳动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体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少陵卧穷巷,作诗叹秋雨。
坐令马群空,真欲洗万古。
乃知笔有神,宁复惭思阻。
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
下视五浊世,正自一尘聚。
后学如秋蝉,聒耳了无取。
月卿折槛后,传家有仪矩。
织成锦绣段,宫商寄鸣杼。
追还正始音,雅颂继皇武。
即今风骚将,仅可一二数。
岂伊尘滓人,得此百世士。
心源忽湛然,对面识诸祖。
何待登妙高,历险叹踽踽。
便可咤善才,室中闻密语。
放花开,催花谢,谁解东君意。
要遣花王,独占花蹊邃。
且看玉镜台前,霞觞新举,红玉软、晓妆慵试。
好风味。须信金屋中人,谁堪并娇媚。
隐约微潮,应向尊前醉。
最怜纹锦搴帷,青罗飞盖,尘土外、轻盈相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