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晓银瓶香暖。宿蕊犹残娇面。风尘一缕透窗眼。
恨入春山黛浅。短书封了凭金线。系双燕。
良人贪逐利名远。不忆幽花静院。
向晓银瓶香暖。宿蕊犹残娇面。风尘一缕透窗眼。
恨入春山黛浅。短书封了凭金线。系双燕。
良人贪逐利名远。不忆幽花静院。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闺幽居的画面,春意盎然却又不免寂寞。首句“向晓银瓶香暖”以温馨细腻的手法展现了室内的温暖与静谧,透过银色的酒壶,我们仿佛可以嗅到淡淡的梅香或是其他春日的花香。
接下来的“宿蕊犹残娇面”则将视线转移到自然界,蕨类植物在春季绽放,它们细致而脆弱,如同女士的容颜,依旧保有昨夜的清新与柔美。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传达了对春天生机的欣赏,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风尘一缕透窗眼”则是转向室内,细微的尘埃随着春风轻轻飘落,穿过窗棂,这些自然界的小事物在诗人笔下竟也承载了无限情思。它象征着外界的喧嚣与室内的寂静之间的对比,也许是诗人对于外界纷扰与个人心境之间的一种表达。
“恨入春山黛浅”则是一个转折,诗人的情感开始深沉起来。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却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这份哀愁如同轻薄的青黛,渲染在心头。
“短书封了凭金线。系双燕”是诗人的行动,他通过写信这一行为试图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金线所系,不仅是一种装饰,更象征着情感的联结。而那对双燕,则像是诗人心中所渴望的自由和美好,如同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良人贪逐利名远。不忆幽花静院”则是对外界的一种批判。诗人认为,世间有志之士往往追求功名利禄,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美好。而诗人自己,则选择了留在这幽静的庭院中,不随波逐流,只为了守护那份难得的心灵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美好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外界喧嚣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