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圣冶师来韵》
《和圣冶师来韵》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久向樵西寺,伊人在翠微。

几时归旧社,高咏寄蓬扉。

隔水空延伫,临风欲奋飞。

还山如有约,书札报渔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久向樵西寺”,点明了诗人长久以来在寺庙中修行或居住的生活状态,暗示了他对宁静、远离尘嚣的环境有着深厚的情感寄托。接着,“伊人在翠微”一句,通过“伊人”这一称谓,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特定人物的怀念,而“翠微”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远离尘世的意境。

“几时归旧社,高咏寄蓬扉”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过去的生活状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自然之中高声吟唱,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种对回归自然、与朋友共享诗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隔水空延伫,临风欲奋飞”描绘了诗人面对山水之间的静默与孤独,内心却充满了对自由飞翔的渴望。这里的“延伫”意味着长时间的等待或凝视,而“欲奋飞”则表达了内心的冲动与渴望,形成了一种内在与外在的张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还山如有约,书札报渔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回归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待。这里“还山”不仅指回归自然,也暗含着与过去生活、与友人重聚的约定,而“书札报渔矶”则是通过书信的形式传达这种约定,既体现了诗人对传统通信方式的尊重,也寓意着与外界的联系与沟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宿黄栀铺

积雨暗千山,阴云催日暮。

哀此仆夫痡,踟蹰宿中路。

土室倚颓垣,荒村存老妪。

敕吏慎勿扰,刍粟可自具。

吏言爨无薪,乞籴亦无处。

时危供亿艰,含凄未忍怒。

盗贼兼虎狼,空山怀百虑。

从骑夜击柝,宵分屡惊寤。

明旦风雨中,鸡鸣驱马去。

(0)

秋日杂感·其二

秣陵宫阙旧神州,桃叶听歌记昔游。

紫禁月沈琼树夕,沧江枫冷石城秋。

天门无复交仙仗,海气真成结蜃楼。

总是兴亡千古地,莫教潮汐送闲愁。

(0)

即事

载笔相如已倦游,《甘泉》书上不曾收。

挂冠敢道辞神武,抗疏非同乞越州。

一叶宦沈沧海里,双扉家在碧江头。

遥知白发低垂甚,北望真牵万里愁。

(0)

过谢皋羽墓

许剑曾传此地游,丰碑遗墓尚荒丘。

龙髯堕海三宫泪,马鬣封山万古愁。

处士宅边寒雨夜,严陵滩下暮江流。

当年恸哭声如在,听罢西台桧柏秋。

(0)

西阁晚眺

纵目高楼上,幽奇一眺间。

斜阳薰远树,积翠拥寒山。

胜地堪长住,浮生不自闲。

早朝同待漏,促驾出禅关。

(0)

九日偕贵阳诸使君东山登高得初字

万里登高日,千峰纵目初。

天长迷近远,云合失崎岖。

边徼蛮歌起,荒城落木疏。

乡心付征雁,可许达音书?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