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驾空车,共入无为宅。
无为宅甚宽,众生却嫌窄。
十方同一空,何曾有间隔。
有法入不得,无心是度厄。
牵牛驾空车,共入无为宅。
无为宅甚宽,众生却嫌窄。
十方同一空,何曾有间隔。
有法入不得,无心是度厄。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诗人庞蕴之手,蕴含深厚的佛学思想。"牵牛驾空车,共入无为宅"两句,以鲜明的意象描绘了超脱尘世、达观禅境的情景。"牵牛"即指引导心灵的修行之象征,"驾空车"则是超越凡俗、进入精神世界的比喻。"共入无为宅"表达了一种归宿,一种回归自然本真、不做作伪的心境。
"无为宅甚宽,众生却嫌窄"两句,抒发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禅学中,"无为"乃是最高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达至自由自在的境界。然而,这种境界对常人而言往往感到狭窄难以承受,反映出众生的执着与偏见。
"十方同一空,何曾有间隔"两句,从宇宙观的角度阐述了万物皆空、无分彼此的禅理。"十方"指的是宇宙的十个方向,即包括所有空间和时间,而"同一空"则表明在佛法看来,所有存在都是从一个本质的空性中显现出来的,因此根本没有实质的界限与隔阂。
最后两句"有法入不得,无心是度厄"指出即便拥有禅定的方法和智慧,如果内心不真正放下执着,那么这些修行也无法带来真实的解脱。只有当心灵归于无为、无念之时,才能真正渡过生死的危难,达到心灵的彻底自由。这两句强调了禅学中"无心"的重要性,即通过放下心中的执着与概念,最终达至心灵的清净与解脱。
残夜露如雨,秋气凄以分。
墙西云正黑,跕跕堕金盆。
良耜酢西成,豆笾蓊芳芬。
去年岁大祲,小家甑生尘。
疫鬼投其巇,虐甚溺与焚。
皇慈降清问,下招离散魂。
调糜鬻药石,黑簿回春温。
德馨典神天,秋稼如云屯。
社公亦塞责,醉此丰年樽。
神兮率旧职,为国忧元元。
自今岁其有,驱疠苍烟根。
暑窗当午思昏昏,雷起千峰睡不闻。
铄石谁能招楚魄,斲冰我欲访湘君。
年华只合加餐饭,事业休工刺绣文。
赖有两贤南北巷,岁寒幽谷共兰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