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醉樵》
《赠醉樵》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川钓已遭猎,野耕终改图。

不如山中樵,醉卧谁得呼。

采山不采松,松花可为酒。

酒熟谁共斟,木客为我友。

木客已去空石床,举杯向月邀吴刚。

借汝快斧斫大桂,要令四海增清光。

林风吹发寒拥耳,独枕空尊碧岩里。

此时忘却负薪归,猛虎一声惊不起。

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棋何必逢神仙。

青松化石鹤未返,酒醒又是三千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zuìqiáo
míng / gāo

chuāndiàozāoliègēngzhōnggǎi

shānzhōngqiáozuìshuí

cǎishāncǎisōngsōnghuāwèijiǔ

jiǔshúshuígòngzhēnwèiyǒu

kōngshíchuángbēixiàngyuèyāogāng

jièkuàizhuóguìyàolìnghǎizēngqīngguāng

línfēngchuīhányōngěrzhěnkōngzūnyán

shíwàngquèxīnguīměngshēngjīng

shìjiānwànshìyānkànféngshénxiān

qīngsōnghuàshíwèifǎnjiǔxǐngyòushìsānqiānnián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赠醉樵》,描绘了一个隐居山中的樵夫生活。首句“川钓已遭猎,野耕终改图”写出了渔猎不再,转而选择山中伐木的生活,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接下来,“不如山中樵,醉卧谁得呼”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干扰的逃避。

“采山不采松,松花可为酒”展现了樵夫的自给自足,以自然之物酿酒,生活简朴而惬意。“酒熟谁共斟,木客为我友”则写出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将树木视为朋友,独自享受宁静时光。

“木客已去空石床,举杯向月邀吴刚”运用神话传说,表达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以及对月宫仙人的想象。最后两句“林风吹发寒拥耳,独枕空尊碧岩里”,描绘了山中夜晚的清冷,但诗人沉浸其中,连猛虎的吼声也惊不动他的醉梦。

整首诗通过醉樵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沧桑的淡然态度。结尾“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棋何必逢神仙”更是道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哲学观,认为世间万物皆如过眼云烟,追求真正的快乐不必执着于神仙般的超脱。而“青松化石鹤未返,酒醒又是三千年”则以夸张的手法,强化了诗人对永恒宁静生活的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瓜洲送朱万言

渡头风晚叶飞频,君去还吴我入秦。

双泪别家犹未断,不堪仍送故乡人。

(0)

题琅邪上方

东晋王家在此溪,南朝树色隔窗低。

碑沈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0)

送柳宜城葬

鸣笳已逐春风咽,匹马犹依旧路嘶。

遥望柳家门外树,恐闻黄鸟向人啼。

(0)

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

郭南云水佳,讼简野情发。

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緤。

稍入石门幽,始知灵境绝。

冥搜未寸晷,仙径俄九折。

蟠木盖石梁,崩岸露云穴。

数峰拔昆崙,秀色与空澈。

玉气交晴虹,桂花留曙月。

半岩采珉者,一点如片雪。

真赏无前程,奇观宁暂辍。

更闻东林磬,可听不可说。

兴中寻觉化,寂尔诸象灭。

(0)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蟠木无匠伯,终年弃山樊。

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门。

忽忝英达顾,宁窥造化恩。

萤光起腐草,云翼腾沈鲲。

片石世何用,良工心所存。

一叨尉京甸,三省惭黎元。

贤尹正趋府,仆夫俨归轩。

眼中县胥色,耳里苍生言。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鹿聚入田径,鸡鸣隔岭村。

餐和俗久清,到邑政空论。

且嘉讼庭寂,前阶满芳荪。

(0)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

在林非避世,守拙自离群。

弱羽谢风水,穷愁依典坟。

良知不遐弃,新咏独相闻。

能使幽兴苦,坐忘清景曛。

前山带乔木,暮鸟联归云。

向夕野人思,难忘骑省文。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