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侄伯通端杲效卢仝体》
《同侄伯通端杲效卢仝体》全文
宋 / 范浚   形式: 古风

一春痴癖门长扃,两耳不闻鶗鴂声。

不知东南风,扫尽红紫英。

行行点检桃李径,但见树子青冥冥。

门前水流渠,照灼须眉清。

科斗游其间,脚股各已生。

渠旁草郁郁,草底蚯蚓鸣。

韵如抽茧丝,幽咽得我听。

念此琐细物,随时变音形。

黄河赤鲤或点额,老骥塞默长羁缨,嗟嗟世路真难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静谧与生机,以及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一春痴癖门长扃”,开门见山地描述了诗人闭门不出,沉浸在春日的痴情中。接着,“两耳不闻鶗鴂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仿佛连自然界的声音都听不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不知东南风,扫尽红紫英”一句,通过春风的吹拂,将冬日的残花扫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接下来,“行行点检桃李径,但见树子青冥冥”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桃李花径,只见树木新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门前水流渠,照灼须眉清”则转而描写水渠的清澈,映照着诗人的面容,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随后,“科斗游其间,脚股各已生”通过小蝌蚪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情景,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成长。

“渠旁草郁郁,草底蚯蚓鸣”描绘了草丛中的生机,蚯蚓的鸣声虽微,却充满了生命力。诗人通过“韵如抽茧丝,幽咽得我听”表达了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最后,“念此琐细物,随时变音形”提醒人们,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诗人在此联想到黄河中的赤鲤、老马的沉默与羁绊,以及世路的艰难,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作者介绍
范浚

范浚
朝代:宋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过田我在鹤墅

小窗低槛绿氤氲,门外车骑了不闻。

五亩池台三亩宅,一停花竹两停云。

蛮姬借引樽前笑,浊酒催舒面上纹。

为语穷颠王老子,几人开口得如君。

(0)

题澧州沈大夫加恩册

碧水青崖恋主人,呼他鱼鸟作齐民。

山中不问栽兰户,庭外长留驾鹤宾。

官舍有时唯洗石,印床无事只生尘。

渚宫巴国争传语,看取天花翚锦新。

(0)

渑池和黄平倩壁间诗·其一

落日疏林涧水,秋风匹马咸秦。

南北陵收过雨,东西崤起飞尘。

龙锁幽崖翠乳,雷绕古树苍鳞。

穴处巢居谁氏,断辕折轸何人。

(0)

汉阳过王章甫葵园和二仲韵

户外即遥岑,寒香渐出林。

增池缘亩阔,疏竹为庭阴。

烟雪裁为句,风泉写入琴。

欲知桐性老,火里试焦音。

(0)

德州舟中逢沈何山·其二

敢谓冯唐老,为郎十五年。

不因君濡滞,那与我周旋。

历历分行树,匆匆两去船。

此心无近远,月在浩池边。

(0)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其五

少谢人间事,歌坛与舞筵。

有山皆种竹,无水不栽莲。

见死知生苦,月鳏识道缘。

一杯从惠远,白社问诸贤。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