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浣溪沙·其四》,描绘了春天江上行舟的情景。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以雁比喻旅人的愁绪,大雁在厚重的乌云中飞翔,似乎因心情沉重而不愿鸣叫,寓言了词人内心的忧虑和压抑。次句“画船愁过石塘西”进一步渲染了氛围,画船驶过石塘西,词人带着满心愁绪前行。
“打头风浪恶禁持”写出了江上的风浪之大,仿佛有意阻挠词人归家的步伐,这风浪不仅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也暗含了词人对未知命运的担忧。接下来,“春浦渐生迎棹绿”转而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春水上涨,岸边的柳树新绿,似乎在欢迎词人的归来,带来一丝希望。
“小梅应长亚门枝”以小梅的成长暗示时光流转,家中亲人期盼着词人的回归,期待与他共享团聚的温馨。最后一句“一年灯火要人归”直抒胸臆,表达了家人翘首以盼、灯火阑珊处的殷切期盼,以及词人内心深处对家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归乡途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归心似箭的急切,又有旅途艰辛的无奈,以及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夫子大名下,家无钟石储。
惜哉湖海上,曾校蓬莱书。
外物非本意,此生空澹如。
所思但乘兴,远适唯单车。
高道时坎坷,故交愿吹嘘。
徒言青琐闼,不爱承明庐。
百里人户满,片言争讼疏。
手持莲花经,目送飞鸟馀。
晚景南路别,炎云中伏初。
此行傥不遂,归食芦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