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
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乾。
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
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
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
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乾。
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
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
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高秋季节离开长安,踏上边塞之行的景象。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对比,将军人的旅途生活和战争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一句设定了场景,秋天的早晨,白色的露水凝结成珠,如同冰冷的眼泪,这是对将军离别家园的情感写照。"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则通过尘土飞扬、风吹月明和边塞的寒冷,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和孤寂。
接下来几句"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乾"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马蹄下的草丛被践踏,剑锋上的霜花在冷风中摇曳,云雾缭绕的地带和结冰的河流,都增添了一种战时的肃杀。
"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中的烽火是边塞报警的信号,而桔槔(古代的一种防御工事)远在天边,桥梁陡峭且险峻,表达了守卫边疆的艰巨任务。"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则透露出战场上的残酷和征兵的无奈。
"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一句中,伏堤是古代的防御工事,而卧鼓和疑兵、解鞍,则展示了战争中的紧张和瞬息万变。"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中的柳城可能是某个边塞要塞,而长坂纳呼韩则可能暗示了一场艰难的战斗。
最后两句"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表明战争结束后,又开始了新的防御工事的修筑工作。"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则是对将军辛勤守护边疆、不辞劳苦的情感抒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的描绘,以及对将军生活的刻画,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乾坤板荡纲维裂,燕蓟阴霾鼓声歇。
灵长不改旧河山,庙社幸悬新日月。
累臣万死有馀诛,遗恨千秋留哽咽。
义士依墙欲控谁,书生洒泪浑如血。
长组徒惭七尺躯,击贼拟凭三寸舌。
弃家北上走金陵,先度韶阳瞻节钺。
共传客揖大将军,幕府闻之皆叹绝。
将军风槩古人同,疆场南北多殊烈。
誓提义旅见君王,旋向西秦歼逆孽。
麾下元多浑侍中,竹林况有邵康节。
朅来我亦慕伊人,望之不见中怀结。
愿因邮致访高踪,更与盱衡商俊杰。
丈夫报国各努力,何问崇高与卑孑。
江上维舟五日强,三复载驰增感切。
悲歌投赠写中丹,击楫扬舲向天阙。
《舟发韶州赠宋大都督》【明·陈邦彦】乾坤板荡纲维裂,燕蓟阴霾鼓声歇。灵长不改旧河山,庙社幸悬新日月。累臣万死有馀诛,遗恨千秋留哽咽。义士依墙欲控谁,书生洒泪浑如血。长组徒惭七尺躯,击贼拟凭三寸舌。弃家北上走金陵,先度韶阳瞻节钺。共传客揖大将军,幕府闻之皆叹绝。将军风槩古人同,疆场南北多殊烈。誓提义旅见君王,旋向西秦歼逆孽。麾下元多浑侍中,竹林况有邵康节。朅来我亦慕伊人,望之不见中怀结。愿因邮致访高踪,更与盱衡商俊杰。丈夫报国各努力,何问崇高与卑孑。江上维舟五日强,三复载驰增感切。悲歌投赠写中丹,击楫扬舲向天阙。
https://shici.929r.com/shici/zmcKUNb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