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四首·其一》
《读史四首·其一》全文
元 / 叶懋   形式: 古风

东都党锢起,汉祚既亦哀。

老瞒惮名义,大业归曹丕。

昔闻商王纣,暴虐日以滋。

西伯终北面,武王始戎衣。

曹氏父子间,其迹颇拟之。

如何百世下,直笔不可欺。

失得置勿论,秉心在公私。

至哉文王德,千载有光辉。

(0)
鉴赏

此诗《读史四首(其一)》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事件,展现了对历史公正评判的深刻思考。

首句“东都党锢起,汉祚既亦哀”,开篇即点明了东汉末年党锢之祸的兴起,暗示了汉朝国运的衰败。接着,“老瞒惮名义,大业归曹丕”一句,将目光转向曹操,指出他虽畏惧名节,但最终成就了大业,归顺于曹丕。这一转折,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复杂性格和命运的探讨。

“昔闻商王纣,暴虐日以滋。西伯终北面,武王始戎衣。”这几句则以商纣王与周文王、武王为例,强调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最终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商纣王的暴政与周文王、武王的仁德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历史的正邪较量。

“曹氏父子间,其迹颇拟之。”承上启下,将曹操与曹操父子与前文的历史人物相比较,暗示了他们行为的相似之处,同时也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如何百世下,直笔不可欺。”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历史公正记录的渴望,认为即便是经过百年乃至千年,历史的真相也不应被歪曲或掩盖。

“失得置勿论,秉心在公私。”诗人在此强调了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超越个人得失,以公正之心衡量其行为的公私性质,体现了对历史评价标准的深入思考。

最后,“至哉文王德,千载有光辉。”诗人将文王的德行作为最高标准,赞美其德行的永恒价值,表达了对理想君主品德的向往与崇敬。

综上所述,《读史四首(其一)》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公正性、道德价值以及理想君主品德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叶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过太平书怀

黄云漠漠楚天低,倦鸟东飞又复西。

满径西风惊老叶,半窗明月误残鸡。

赋归未许陶元亮,身鬻羞称百里奚。

屈指光阴秋又老,沙寒雁落雨凄凄。

(0)

三月在旌德次姜二守壁间韵

羸马山行到日斜,寒鸦几点度残霞。

半帘霁色烟初暝,满耳莺声兴未涯。

淡绿远红村外景,小桥流水野人家。

驱驰不觉春光老,醉倚东风看落花。

(0)

送叶静之上舍还闽

成均卒业惜三馀,文采青年愧不如。

名姓喜看登仕版,琴书谩束挂征车。

吴江风暖花争发,浙水春深柳正舒。

壮志知君应不负,横飞端在九秋初。

(0)

送屠方斋大参之任滇阳

晓发建溪道,双旌拂曙行。

长江净如苔,晴影上危城。

宦游当盛时,岂惮万里程。

轮蹄满脩途,舟车戒晨征。

古驿出高阁,细雨鸣仓庚。

君当英妙龄,昂藏负才名。

挟策对彤墀,袍笏承恩荣。

乘骢峨豸冠,柏府扬休声。

挺挺冰雪姿,皎皎秋蟾明。

宠命自天来,持节向南溟。

六诏古炎方,控引川与荆。

君有经济才,旬宣看隆平。

蹇予海南时,误辱君褒旌。

暌违几星霜,瞻恋恒萦萦。

兹当远别离,一尊话邮亭。

川原阻且脩,缱绻难为情。

好风送微凉,绿树敷繁阴。

孤鸟望中没,群峰天际横。

行行毋需留,新恩出承明。

(0)

领孙

绿池绕径恣閒行,已有园中正晚晴。

学语小孙多事甚,牵衣随处问花名。

(0)

九月三日芙蓉与菊同开

黄花开不待重阳,亦有芙蓉不待霜。

为忆宣和新谱里,已将金钿对红妆。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