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晚风起,孤舟愁思生。
篷窗一萤过,苇岸数蛩鸣。
老大畏为客,风波难计程。
家人夜深语,应念客犹征。
萧萧晚风起,孤舟愁思生。
篷窗一萤过,苇岸数蛩鸣。
老大畏为客,风波难计程。
家人夜深语,应念客犹征。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夜行泊船的景象。"萧萧晚风起"直接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凉爽而又略显凄清的秋夜环境,"孤舟愁思生"则透露出诗人心中所蕴含的孤独与思念。
接下来的"篷窗一萤过"和"苇岸数蛩鸣"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深邃。篷窗即船舱之窗,夜晚里,一只萤火虫穿行其间,不仅烘托出室内的昏暗,也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寂寞。至于"苇岸数蛩鸣",则是通过蛐蛐在芦苇丛生的岸边发出的连续鸣叫声,来强化夜晚的宁静,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生机与活力。
"老大畏为客"表明诗人因年迈而害怕自己只是个过客,这里的“老大”指的是诗人的自称,既有自谦之意,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紧接着的"风波难计程"则是对旅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不确定性的写照。
最后两句"家人夜深语,应念客犹征"通过家人在深夜中的低语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抒发了对亲情的渴望以及生活中的离别之苦。这里,诗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充分展现,他既有对家庭温暖的眷恋,也有对于旅途未知的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宁静与孤独之中,同时也让人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老不晓事杨子云,缀文讥诃坚逐贫。
班生曲笔甚假借,谓不戚戚元非真。
草玄欲作后人计,投阁自迷身不利。
王涯筮中好其书,宁复逆知甘露事。
蛙声紫色欺昏童,义士远引如冥鸿。
胡为颠眩尚执戟,美新屈首称臣雄。
岷山沃野蹲鸱大,拓落不归良已过。
近危竟似井眉瓶,虚作反骚嗤楚些。
诡情怀禄遭嘲评,但用笔墨垂声名。
文章要亦千古事,久矣法言今正行。
午鸠呼梦觉徐徐,细读床头种树书。
自教儿童事农圃,更寻何处欲归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