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惊风行五章·其四》
《惊风行五章·其四》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兵燹有恒劫,理难苍昊嗔。

未竟杀戮遭,已叨无尽恩。

暂谋一夕安,遍叩识者门。

谁防捷足多,实无馀地存。

岂当投露草,宿与饥鬼邻。

疾日不慰怀,渐渐西云昏。

望途森乱棘,视水惟流湍。

在昔安宅居,冻饿尚匪艰。

栖鸟彫有林,匿兽荒有山。

但得托止常,亦听毛羽残。

勉趋禅室谋,为我让西轩。

转觉两间窄,独此广厦宽。

雏僧走供烛,菜芋纷堆槃。

夺命沟壑馀,何暇饮与餐?

幸保骨肉完,弥使心凄酸。

隔屋多惨啼,愁阴夜方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人民生活的艰辛与苦难,充满了悲凉与无奈的情感。诗人通过“兵燹有恒劫,理难苍昊嗔”表达了对战争不断、天道不公的感慨。接着,“未竟杀戮遭,已叨无尽恩”则反映了人们在灾难中的生存状态,既有对生命威胁的恐惧,也有对微小恩惠的感激。

“暂谋一夕安,遍叩识者门”表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求庇护和帮助的迫切心情。“谁防捷足多,实无馀地存”则揭示了资源的匮乏与竞争的残酷。接下来的“岂当投露草,宿与饥鬼邻”更是将人们的生存境况推向了极端,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助。

“疾日不慰怀,渐渐西云昏”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恶化,预示着希望的渺茫。“望途森乱棘,视水惟流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与生活的艰难。诗人回忆往昔的安宁生活,“在昔安宅居,冻饿尚匪艰”,与当前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但得托止常,亦听毛羽残”体现了人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自我安慰。“勉趋禅室谋,为我让西轩”则展现了寻求精神寄托与心灵慰藉的努力。“转觉两间窄,独此广厦宽”表达了对宽广空间的向往与对狭小困境的反思。

最后,“雏僧走供烛,菜芋纷堆槃”描绘了僧侣们为灾民提供食物的场景,体现了人间的温情与善行。“夺命沟壑馀,何暇饮与餐?”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哀叹与对生存条件的忧虑。“幸保骨肉完,弥使心凄酸”则强调了家庭完整的重要性与内心的痛苦。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中人民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人性的光辉,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洁之有志入山索赠

已知寒塞苦,爱上别峰间。

挂钵青松古,安禅白石顽。

尘何关只杖,乱亦到深山。

未歇狂心在,溪流总不閒。

(0)

孟贞寄书不至

老友偏思尔,容枯骨岸然。

祇闻寄远字,不见到寒边。

稚子应看长,空囊谁为怜。

明春有归雁,莫惜写新篇。

(0)

寿寒还

何物堪延岁,携将数卷书。

到门惟有雪,浮海已无桴。

饥渴三仙字,乾坤一老儒。

蓬莱如可至,或许曳长裾。

(0)

偶成

禅诵何曾习,幽幽我自亲。

过云如近性,古木愿为邻。

午睡无多事,平生只一真。

客来添礼数,知是世间人。

(0)

赠大通师

北宗夙所仰,开藏见高名。

道德传东海,袈裟搭上京。

开堂龙象踏,卓锡鬼神惊。

多少南来衲,皇途渐荡平。

(0)

十四盐

遥空直下水晶帘,照见鲛人夜织缣。

无端一阵寒风急,吹落纨丝散作盐。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