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爱危光,痾缠生易折。无因雪岸草,虑反?山穴。
消渴腠肠府,疼蹇婴肢节。
如何促龄内,忧苦无暂缺。
伏枕爱危光,痾缠生易折。无因雪岸草,虑反?山穴。
消渴腠肠府,疼蹇婴肢节。
如何促龄内,忧苦无暂缺。
此诗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庾肩吾之手,题为《八关斋夜赋四城门更作四首(其一)》中的“第一赋韵东城门病”。诗中以“伏枕”开篇,描绘了病痛缠身、身体虚弱的状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爱危光”三字,既是对病中时光的感慨,也暗含对生命脆弱的忧虑。“痾缠生易折”,进一步强调了疾病对生命的威胁,如同轻易就能折断新生的草木一般。接下来,“无因雪岸草,虑反?山穴”,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疾病可能带来的不可预知后果的担忧。
“消渴腠肠府,疼蹇婴肢节”两句,直接描述了病痛的具体感受,消渴、疼痛、行动不便,种种不适汇聚于一身,让人心生同情。最后,“如何促龄内,忧苦无暂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有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病痛中难以摆脱的持续忧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生命脆弱的感叹,也有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流萍断梗飞花委,四海茫然无定止。
古今本是一邮传,况乃其中悲转徙。
秦淮霜叶乱枫林,苕霅春风泛蘋芷。
薄酒时时伴儿女,疏篷处处愁烟水。
故乡知是几长亭,眼暗相望越千里。
怅念征鸿一纸书,明朝江上秋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