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祠堂,看古树、苍崖千尺。
听断涧、辘轳声紧,阑干吹笛。
士女嬉游灯火乱,君臣际会松杉直。
任年年、急雨打荒碑,儿童识。今古恨,兴亡迹。
白社饮,青门客。叹三公旧事,吾徒萧瑟。
歌舞好随时世改,溪山到处还堪忆。
尽浮生、风月倒金樽,千人石。
相国祠堂,看古树、苍崖千尺。
听断涧、辘轳声紧,阑干吹笛。
士女嬉游灯火乱,君臣际会松杉直。
任年年、急雨打荒碑,儿童识。今古恨,兴亡迹。
白社饮,青门客。叹三公旧事,吾徒萧瑟。
歌舞好随时世改,溪山到处还堪忆。
尽浮生、风月倒金樽,千人石。
这首词描绘了相国祠堂的古老风貌,古树参天,苍崖峭立,伴随着山涧中辘轳的响声和栏杆边悠扬的笛声。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士女们游玩时的热闹景象,以及君臣共聚的庄重场景,松杉挺立,象征着忠诚与正直。尽管岁月流转,祠堂荒凉,只有儿童还能辨识碑文,透露出历史的沧桑。
词中融入了古今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先贤如申文定公的怀念。在白社饮酒,青门作客的场景中,词人感叹昔时三公的荣耀已成往事,自己与同辈们只能感叹世事变迁。尽管如此,他仍寄情于山水,追忆过去的繁华,借风月之美,畅饮金樽,感叹人生的短暂。最后提到的“千人石”,可能是祠堂内的一个景观,也寓含了对往昔盛况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祠堂为背景,融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于一体的词作,体现了吴伟业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久习成衰怯,何方疗阔疎。
柴车穷巷客,贝叶长年书。
每愧沾沾喜,宁甘郁郁居。
蓍神吾未暇,坚意听盈虚。
鸾衿荣翠栝,璇魄媚方流。
庆袭高华出,贤供窈窕求。
灵光分婺照,静质肖坤柔。
闺闼关何事,风人美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