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浮槎寺有读书禅房者闻骢辄引去岂其踰垣而出者耶书壁怀之》
《过浮槎寺有读书禅房者闻骢辄引去岂其踰垣而出者耶书壁怀之》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山门阒寂子云居,径绕长廊落木疏。

此地何人曾面壁,晚云晴护一床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画面。首句“山门阒寂子云居”,开门见山地点出地点——一座寂静的寺庙,名为子云居。次句“径绕长廊落木疏”,通过描述蜿蜒的路径围绕着长廊,以及稀疏的落叶,营造出一种幽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接着,“此地何人曾面壁”,提出一个问题,引人思考,此处是否曾有高僧在此静坐修行,面对墙壁冥思苦想。最后,“晚云晴护一床书”,以晚霞和晴空作为背景,保护着书桌上的书籍,既寓意着知识的守护,也象征着对智慧的敬畏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想象性叙述,展现了作者对于宁静、智慧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知识传承者的怀念与敬仰。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翠楼吟.咏古烈妇关氏

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此情终古难死。

齐眉偕老愿,又谁料、槁砧已矣。

忆结发恩深,泪痕如洗。应无悔。

黄泉碧落,追寻两地。日暮。

啼煞杜鹃,早芳魂一缕,随即归去。

璇闺完大节,女贞花、留芬彤史。坤维正气。

似古井澄清,波澜不起。歌楚些。

冢间松柏,定生连理。

(0)

满江红.桃花零乱,春事将阑,感触拈此

意绪恹恹,无可奈、昼长人困。

镇日里、春阴黯澹,空庭悄静。

嫩绿如茵铺鲜砌,落红成阵迷芳径。

知连朝、细雨酿春寒。清明近。花易谢,春将尽。

人易老,时偏迅。惹闲情万种,工愁善病。

人面东风空结想,年华流水都成恨。

古今来、薄命属红艳,真堪信。

(0)

女冠子·其二二月初一

二月初一。十九年前今日。正春分。

酒绿香如雾,花红晕作云。

娉婷轻嫁了,旖旎暗怜人。惟有迷离梦,又逢春。

(0)

桂枝香.中秋无月,和休庵

嫦娥爱客。怕素月一天,人眷乡国。

何处琼楼玉宇,露华空白。

八荒都入西风里,说良宵、阴晴共色。

蛰虫千足,雄虺九首,去年天窄。渡浩劫,辽空四碧。

又桂香成海,今夕何夕。花好月圆人健,此情谁觅。

悠悠独秀峰头路,泛花潭、先办蓑笠。

所思何限,燕山吴水,旧交南北。

(0)

采桑子.扬州吊古

词人帝子归何处,大业繁华。小杜才华。

吊过宫斜又狭斜。

岭红堤翠浑如旧,开尽梅花,落尽杨花。

只换南朝不换鸦。

(0)

鹧鸪天·其一九月初三夜宿华清,用香山旧句成解

露似珍珠月似弓。无人解与唱玲珑。

魂销候馆初三夜,身在莲汤第二中。

灯隐隐,树重重。玉波初上鲤鱼风。

新霜落尽黄榆叶,秋思依依满故宫。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