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杪江天小雨馀,毕飞端为网罗须。
秪应俛啄一粒粟,故使常行万里途。
爱酒情怀多骨醉,披绵风度更肤腴。
苞苴宜入金张室,分饷何为及老夫。
秋杪江天小雨馀,毕飞端为网罗须。
秪应俛啄一粒粟,故使常行万里途。
爱酒情怀多骨醉,披绵风度更肤腴。
苞苴宜入金张室,分饷何为及老夫。
这首诗《黄雀》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对黄雀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独特观察与感悟。
首句“秋杪江天小雨馀”,描绘了秋季末尾,江边天空中细雨初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毕飞端为网罗须”一句,巧妙地将黄雀的行为与捕猎者的意图联系起来,暗示了黄雀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充满了生存的智慧与挑战。
“秪应俛啄一粒粟,故使常行万里途。”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黄雀的生活习性——它们虽然只能觅食一粒粟米,却不得不在广阔的天地间奔波寻找食物。这种看似矛盾的描述,实际上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为了生存而必须面对的艰难与挑战。
“爱酒情怀多骨醉,披绵风度更肤腴。”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黄雀以人类的情感和行为特征,通过“爱酒”、“多骨醉”等词汇,生动地刻画了黄雀在觅食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同时也体现了它们适应环境、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最后,“苞苴宜入金张室,分饷何为及老夫。”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黄雀命运的感慨。他将黄雀比作珍贵的礼物,希望它们能够进入权贵之家,享受安逸生活,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贫富差距、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黄雀的形象与生活状态,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
稠花乱叶,到处撩人醉。
林下有孤芳,不匆匆、成蹊桃李。
今年风雨,莫送断肠红,斜枝倚。风尘里。
不带尘风气。微嗔又喜。约略知春味。
江上一帆愁,梦犹寻、歌梁舞地。
如今对酒,不似那回时,书谩写,梦来空,只有相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