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用直干霄,低垂近寂寥。
閒窗添个个,虚室静萧萧。
白日心先远,青云路转遥。
此君不可见,形影两无聊。
何用直干霄,低垂近寂寥。
閒窗添个个,虚室静萧萧。
白日心先远,青云路转遥。
此君不可见,形影两无聊。
这首诗描绘了竹影在寂静居室中的独特景象与情感投射。诗人以“何用直干霄,低垂近寂寥”开篇,巧妙地将竹子的形象与内心的宁静状态相联系,竹子虽未直冲云霄,却在近旁营造出一种幽静氛围。接着,“閒窗添个个,虚室静萧萧”进一步渲染了竹影在空旷房间内的点缀效果,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清冷而深邃的气息。
“白日心先远,青云路转遥”两句,诗人借景抒情,通过白日与青云的意象,表达了内心对远方和高远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道路的漫长与曲折。最后,“此君不可见,形影两无聊”则表达了对竹子这一理想形象的渴望与无奈,形与影的分离象征着现实与理想的隔阂,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渴望。
巧斗弯环,纤凝妩媚,明妆未收。
似江亭晓玩,遥山拂翠,宫帘暮卷,新月横钩。
扫黛嫌浓,涂铅讶浅,能画张郎不自由。
伤春倦,为皱多无力,翻作娇羞。填来不满横秋。
料著得人闲多少愁。
记鱼笺缄启,背人偷敛,雁钿胶并,运指轻揉。
有喜先占,长颦难效,柳叶轻黄今在否。
双尖锁,试临鸾一展,依旧风流。
凉欺羽扇,风生蕲竹,秋意渐满院落。
商声又过梧桐井,还误剖瓜佳会,泛槎仙约。
谩忆中庭儿女夜,几笑语、花楼欢乐。
尚认得、织女桥边,半是旧乌鹤。
何事明河影下,佳期如许,暗抱一襟离索。
箭壶催梦,枕屏移恨,是青春行客。
对良宵感旧,鬓发萧萧叹潘岳。
阑干迥、翠帘休卷,待到更深,啼螀声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