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欺羽扇,风生蕲竹,秋意渐满院落。
商声又过梧桐井,还误剖瓜佳会,泛槎仙约。
谩忆中庭儿女夜,几笑语、花楼欢乐。
尚认得、织女桥边,半是旧乌鹤。
何事明河影下,佳期如许,暗抱一襟离索。
箭壶催梦,枕屏移恨,是青春行客。
对良宵感旧,鬓发萧萧叹潘岳。
阑干迥、翠帘休卷,待到更深,啼螀声又作。
凉欺羽扇,风生蕲竹,秋意渐满院落。
商声又过梧桐井,还误剖瓜佳会,泛槎仙约。
谩忆中庭儿女夜,几笑语、花楼欢乐。
尚认得、织女桥边,半是旧乌鹤。
何事明河影下,佳期如许,暗抱一襟离索。
箭壶催梦,枕屏移恨,是青春行客。
对良宵感旧,鬓发萧萧叹潘岳。
阑干迥、翠帘休卷,待到更深,啼螀声又作。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八归·其一》庚辰七夕之作,以清凉的秋意和梧桐井边的商声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和七夕佳节的遗憾。"凉欺羽扇,风生蕲竹",通过细腻的感官描绘,展现了秋夜的微凉和竹林的轻风,暗示了时光流转。
"商声又过梧桐井,还误剖瓜佳会,泛槎仙约",借梧桐井的乐声和七夕的传说,表达了对未能如期相聚的遗憾,以及对仙人般的超凡之约的向往。"谩忆中庭儿女夜,几笑语、花楼欢乐",回忆起往昔家庭欢聚的温馨场景,更显此刻的孤寂。
"尚认得、织女桥边,半是旧乌鹤",借织女的典故,寓言了对逝去时光和亲人的怀念。接下来,诗人感叹佳期未至,离别之情深重,"明河影下,暗抱一襟离索",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失落。
"箭壶催梦,枕屏移恨",借箭壶的报时和空床的寂静,进一步渲染了离愁。"青春行客",暗示了诗人自身的漂泊生涯。在美好的夜晚,他感慨万分,"鬓发萧萧叹潘岳",以潘岳自比,感叹岁月流逝,容颜老去。
最后,诗人以"阑干迥、翠帘休卷"收束,期待深夜的到来,只因那时"啼螀声又作",这哀婉的蝉鸣似乎预示着更深的孤独和无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