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长安陌,郁郁罗青槐。
曜灵生东隅,明堂旦正开。
钟鼓天子坐,冠盖公卿来。
子侯何少年,次第相追陪!
红颜映紫绶,金貂立玉阶。
朝罢骑马还,道旁尽称佳。
苍苍长安陌,郁郁罗青槐。
曜灵生东隅,明堂旦正开。
钟鼓天子坐,冠盖公卿来。
子侯何少年,次第相追陪!
红颜映紫绶,金貂立玉阶。
朝罢骑马还,道旁尽称佳。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中的一幅生动景象,展现了古代官场的繁华与庄严。首句“苍苍长安陌,郁郁罗青槐”以苍茫的长安街道和繁茂的青槐树起笔,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庄重的氛围。接着,“曜灵生东隅,明堂旦正开”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朝廷的大门也正式开启,预示着政治活动的活跃。
“钟鼓天子坐,冠盖公卿来”进一步展示了朝廷的威严与秩序,钟鼓齐鸣,天子端坐,公卿大臣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官帽,前来朝见。这一场景体现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等级的鲜明对比。
“子侯何少年,次第相追陪!”则将焦点转向一位年轻的子侯,他年轻英俊,与众多官员一同在天子面前侍奉,显示出他的地位与潜力。接下来的“红颜映紫绶,金貂立玉阶”更是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红润的脸庞映衬着紫色的绶带,金光闪闪的貂皮冠饰立于洁白的台阶之上,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风采,也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最后,“朝罢骑马还,道旁尽称佳。”描述了官员们在完成朝会后,骑马返回,沿途受到路人的称赞。这既是对他们身份地位的认可,也是对朝廷秩序与和谐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官场的风貌,以及权力、等级与个人形象之间的微妙关系,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入夏桑柘稠,阴阴翳墟落。
新麦已登场,余蚕犹占箔。
隆曦破层阴,霁霭收远壑。
雌蜺卧沦漪,鲜飙泛丛薄。
林深鸟更鸣,水漫鱼知乐。
羸老厌烦歊,解衣屡盘礡。
荫树濯凉颸,起行遗带索。
冢妇饷初还,丁男耘有托。
倒筒备青钱,盐茗恐垂橐。
明日输绢租,邻儿入城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