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二》
《鹧鸪天·其二》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篱下黄花早已彫。镜中华发不相饶。

清霜白露烟光晚,去雁来鸿客路遥。

香篆冷,烛花消。佳宾同醉可怜宵。

都将璧月琼枝句,付与樽前薛小桃。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鹧鸪天·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况味的感慨。首句“篱下黄花早已雕”写出了菊花在秋风中凋零,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次句“镜中华发不相饶”通过镜子映照出自己华发斑驳,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无奈。

“清霜白露烟光晚,去雁来鸿客路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清冷的霜露、傍晚的烟霭,以及南飞的大雁和北归的鸿雁,都寓言着游子的漂泊和思乡之情。“香篆冷,烛花消”则描绘了室内孤寂的氛围,香篆燃烧殆尽,烛火微弱,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佳宾同醉可怜宵”借佳宾共饮,试图排遣愁绪,但这样的夜晚仍然显得凄凉。“都将璧月琼枝句,付与樽前薛小桃”最后两句,诗人将美好的诗句寄托给眼前的朋友薛小桃,寓意着即使在这样的时刻,仍希望分享文学之美,以求片刻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题江山小景

长林带晚照,极浦起寒波。

茅屋远山外,扁舟归兴多。

(0)

翠微深处为杰上人作

翠微深处乱山中,筑室閒依桂树丛。

夜榻泉鸣空涧雨,晓园花落满林风。

窗含细霭衣长润,桥拥浮槎路不通。

异域十年天万里,几番归梦海云东。

(0)

次韵东轩见访

老结淮山屋,重围橡树林。

鹿行岩径窄,虎饮涧泉深。

风雨人间事,冰霜世外心。

夜来明月上,拥毳一长吟。

(0)

题渔樵图

两客此相遇,百年天与閒。

泊舟临碧岸,吹笛对青山。

怪树依岩老,幽花笑日殷。

画图谁不羡,尘土自摧颜。

(0)

道傍屋

道傍谁家有古屋,主人不在行人宿。

门户萧条四壁空,野草依然映阶绿。

春燕归来细相认,绕屋低飞疑不定。

徒令独客久咨嗟,无复高堂乐繁盛。

一从兵火照坤维,十家九家无孑遗。

愿留此屋行人宿,莫问主人归不归。

(0)

题荷花鸂鶒图

晚色净娟娟,文禽亦可怜。

一双荷叶底,誓死不孤眠。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