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全文
唐 / 李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0)
注释
凤辇:古代帝王乘坐的华丽马车。
朝霁:清晨雨后的晴朗天气。
鹦林:种植鹦鹉的园林。
天文贝叶:古代用贝壳记录天文知识。
圣泽:皇帝的恩惠和德泽。
菊花浮:菊花在水中漂浮,象征吉祥。
塔似神功造:形容塔的雄伟壮观仿佛神力所为。
龛:供奉佛像的小屋或龛位。
佛影:佛的投影或佛像。
清汉跸:清静的皇家仪仗队。
净居游:游览清净的寺庙或住所。
翻译
在清晨雨后乘坐华丽的凤辇出行,鹦鹉园中欣赏着秋日黄昏。
天文图表刻在贝壳上,圣明君主的恩泽如菊花般盛开。
高塔仿佛是神力所造,佛龛似乎留存着佛祖的身影。
有幸随从清雅的皇家仪仗,欣喜地游览清净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佛教文化的融入,表达了自己登临高处、游览名寺时的心境与感受。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开篇即营造出一幅早晨清新的画面,“凤辇”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这里借指诗人所乘之物,比喻早晨清新,如同仙境。接着“鹦林”、“晚秋”则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时间定格在深秋,给人以宁静肃穆的感觉。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这里诗人的视角转向了更高远的地方,“天文”可理解为宇宙之事或星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而“圣泽”、“菊花”则是对慈恩寺环境的描绘,菊花在水面上漂浮,既表现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净与高洁。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诗人眼中所见的塔非凡间所有,它如同神灵之手所创造。同时,“龛”字暗示了一种封闭而神秘的空间,而“佛影留”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这里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他感到非常荣幸能与皇帝一同出行,并且能够参观这座清净而美丽的寺庙。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和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建筑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佛法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李适

李适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马子进谢元重二广文校山西士毕一归广平一归河南谒余诗赠

骖驔双骑出汾阳,桃李新阴夹道傍。

剖罢连城还入赵,收将照乘总归梁。

绿苔句好推希逸,绛帐名尊属李长。

所愿王春礼成后,诸生同日尽为郎。

(0)

赠朱鸿胪在明

翩翩裘马自声华,率尔高阳兴未赊。

白苧裁教周小史,青萍脱赠鲁朱家。

书成上苑容栖树,梦就中山欲吐花。

莫以故人堪入洛,只今秋思满天涯。

(0)

赠陆生生尝从军得官而善按摩多戏术

翩翩裘马侠儿风,青眼人间计未穷。

早岁散金收剑客,中年飧玉礼壶公。

颜从熊鸟方中驻,樽向鱼龙戏里空。

日月任他双转毂,江湖随意一飘蓬。

(0)

至日即事示舍弟

至后郊居殊可怜,剧昏霾色隐寒烟。

战馀天地心难识,剥尽阴阳气尚偏。

海内厌长多事日,山中仅有得归年。

开尊棣萼能明眼,差胜悲吟剑岭边。

(0)

登岱六首·其三

轩辕皇帝有高台,鞭石千秋辇道开。

匹练天萦吴观出,金泥日射汉封回。

西盘瓠子河如带,东挂扶桑海一杯。

谁为登坛论王气,祇应尘世有仙才。

(0)

吴峻伯过兼隐斋有作

隐囊纱帽竹间亭,浊酒弦琴眼自青。

卷幔碧山堪入供,窥帘黄鸟故要听。

垆香坐展来禽帖,茗碗谈过相鹤经。

但道霅中家更好,野夫今夜客为星。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