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像坏已久,虚名在金石。
深知无穷传,须以托文墨。
穆卿刚直者,公论触权戚。
至于祸福间,亦有随俗迹。
端知守财虏,倚此销罪慝。
秪今蚩蚩流,持论能引掖。
凭谁致我语,解彼蚩蚩惑。
欲慕穆卿贤,当充穆卿德。
区区建香像,是乃卿瑕谪。
用此而希卿,何殊以耳食。
香像坏已久,虚名在金石。
深知无穷传,须以托文墨。
穆卿刚直者,公论触权戚。
至于祸福间,亦有随俗迹。
端知守财虏,倚此销罪慝。
秪今蚩蚩流,持论能引掖。
凭谁致我语,解彼蚩蚩惑。
欲慕穆卿贤,当充穆卿德。
区区建香像,是乃卿瑕谪。
用此而希卿,何殊以耳食。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名为《麻姑山诗·三清殿西庑见穆质题名石刻》。诗中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穆质的评价与思考,以及对道德品质的探讨。
诗的开篇“香像坏已久,虚名在金石”描绘了香像虽已毁坏,但其名声却长久地留存于金石之上,引出对名声与实际价值关系的思考。接着,“深知无穷传,须以托文墨”表达了通过文字记录来传承知识和精神的重要性。
随后,诗人提到穆质的刚直品性,指出他因公论而触怒权贵,甚至遭遇祸福。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正直之士往往难以避免的困境。诗人进一步阐述,穆质之所以受到权贵的忌惮,是因为他坚守财德,以此来消除罪恶。然而,在当今社会,仍有人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人。
诗人提出疑问,如何让穆质的话传达到那些被迷惑的人心中,以解除他们的困惑。他希望人们能够学习穆质的贤德,并不仅仅是模仿他的行为,而是要深入理解并实践他的道德品质。最后,诗人批评了仅仅因为穆质曾经建立过香像而试图以此来追求他的名声,这种做法与通过耳朵获取信息并无本质区别,强调了真正的学习和效仿应当基于对道德品质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探讨了道德品质、个人选择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承和实践高尚品德的问题。
王孙是古豪而迂,五鼎不换一束书。
江城别驾辕下驹,升斗未足回清臞。
晓衙吏退谁与俱,傍砌燕誉来将雏。
室中尘凝生白虚,竹色照座花连株。
南窗曲肱净籧篨,轩窗勇往羲皇初。
渊明虽远几类拘,轻去彭泽思吾庐。
人生泛如风中桴,况复蜕视千金躯。
公家舍屋为补苴,政成讼简日有馀。
斗酒近局聊相娱,三年官满鹊弃居。
后来好事犹今吾,至哉此乐陶不如。
欲挽馀芳近酒卮,丁宁红紫莫相违。
纵无风雨飘零去,已是愁蜂燕子归。
皂盖凌虚岂易陪,扪参那复欢高哉。
云关□处尘踪断,松盖阴中宝地开。
戎幕寇平高卧鼓,宾筵诗罢细衔杯。
笑谈疑在青冥上,坐近中天两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