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缘事可谁谈,影里前身嘿自参。
珠海寺门閒乞子,石钟山畔老瞿昙。
肩头明月诗千首,床上葫芦易一函。
莫道此生忙未了,因君借宿古那庵。
三生缘事可谁谈,影里前身嘿自参。
珠海寺门閒乞子,石钟山畔老瞿昙。
肩头明月诗千首,床上葫芦易一函。
莫道此生忙未了,因君借宿古那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寄宿于三那庵中的生活与心境。首句“三生缘事可谁谈”,道出了人生的复杂与难以言喻,暗示了道人对于过往经历的深思。接着,“影里前身嘿自参”一句,运用了佛教中关于轮回转世的概念,表达了道人对自身前世今生的深刻反思。
“珠海寺门閒乞子,石钟山畔老瞿昙”两句,通过珠海寺和石钟山这两个地点,展现了道人的行踪与修行环境,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如乞子可能指代的是佛教中的慈悲行为,而老瞿昙则可能是对古代高僧的致敬。
“肩头明月诗千首,床上葫芦易一函”描绘了道人生活的日常,肩头的明月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床头的葫芦则可能代表了道家文化中的某些元素,如葫芦常被视作吉祥之物,也与道家的隐逸生活相契合。这两句诗展现了道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莫道此生忙未了,因君借宿古那庵”表达了对道人生活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即无论生活多么忙碌,总有片刻的宁静可以追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生命、宇宙的深刻思考。
爱此秋气凉,捐书坐北户。
黄花手自栽,开花忽无数。
朔风吹寒云,色映茅檐暮。
起立伫幽香,泥衣有零露。
旋移霜中花,娱此羁旅人。
白发图一笑,天公初不嗔。
平生饱参鼻,宿昔应供身。
老大无所著,幽花如绝伦。
胜处那可已,聊复运意根。
漉彼汁滓酒,浇兹葵苋唇。
凭君办好语,与招江海魂。
端欲道逸想,缅焉难具论。
秋老万木脱,浮云暮连空。
落景不可挽,冥冥有飞鸿。
偶与二三友,返辔释子宫。
幽事固可喜,逸兴殊未穷。
更期霜华陨,黄菊开旧丛。
浊醪倘可载,浩歌凌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