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声声慢.秋声》
《声声慢.秋声》全文
清 / 黄燮清   形式: 词  词牌: 声声慢

无人庭院,有梦帘栊,昨宵蝉鬓先凉。

瑟瑟萧萧,清清冷冷昏黄。

不知是风是雨,是疏桐、还是幽篁。

挑灯坐,更月边短笛,吹起邻墙。

闲向栏干悄倚,正玉簪开遍,露静闻香。

管领芳阶,花阴添补啼螀。

谁家捣衣归去,锦迥文、织恨空房。

眠易警,最高楼、从此夜长。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清冷的秋夜画卷。"无人庭院,有梦帘栊",展现出庭院的空寂,只有梦境在纱窗后轻轻摇曳。"昨宵蝉鬓先凉",以蝉鬓比喻秋夜的寒意,暗示主人公的孤独与敏感。"瑟瑟萧萧,清清冷冷昏黄",通过声音和色彩的描绘,渲染出秋夜的凄清。

"不知是风是雨,是疏桐、还是幽篁",运用拟人手法,将秋夜的声响归咎于风、雨、梧桐或竹林,增添了神秘感。"挑灯坐,更月边短笛,吹起邻墙",借灯火和笛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孤寂,以及与邻居的微妙联系。

"闲向栏干悄倚,正玉簪开遍,露静闻香",写主人公独自倚栏,欣赏着盛开的玉簪花,感受着露水的清凉和花香,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管领芳阶,花阴添补啼螀",通过蝉鸣,强化了秋夜的寂静和凄凉。

"谁家捣衣归去,锦迥文、织恨空房",想象远方女子的捣衣声,暗含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最后,"眠易警,最高楼、从此夜长",表达了主人公因秋夜漫长而难以入眠,内心充满无尽的思绪和孤独。

整体来看,黄燮清的《声声慢·秋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词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怀想。

作者介绍

黄燮清
朝代:清   字:韵甫   号:韵珊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生辰:1805~1864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晴楼七种曲》(含《帝女花》和《桃溪雪》)传世。
猜你喜欢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0)

鹤梦

九皋寒冷寂无声,一觉仙游梦更清。

风过松岩酣未醒,烟生茶灶倦还惊。

青田月下家千里,赤壁舟中夜几更。

香暖紫芝方睡足,莫教琴上玉弦鸣。

(0)

题寒江钓雪图

雨雪江中一钓竿,天生渔父不知寒。

蓑衣白尽无人识,都作双双白鹭看。

(0)

范宽江山秋霁图

华原范中立,深得丹青要。

仙游几百年,声誉尚流耀。

图成三尺缣,旷远多诗料。

山回起蚕丛,水涨没寒潦。

落叶入空江,清晖映丹峤。

归人望故原,栖禽集苍筱。

轻舸溯中流,虚阑挂斜照。

髣髴瀛海间,无限足清眺。

何知荆与关,奚让唐吴道。

愧余涉黄尘,未得无声奥。

片语何足论,临风付长啸。

(0)

松岩

孤松何亭亭,孤生岩之阿。

俯视千仞溪,仰瞻郁嵯峨。

嵯峨不可攀,劳心其如何。

空谷无馀音,伐檀有遗歌。

惟应负苓子,千载重来过。

(0)

越台怀古

台荒霸业几经年,曾拄炎州半壁天。

黄屋不归秦日月,白云犹荡汉山川。

星涵海面浮珠影,雨驾潮头卷穗烟。

莫问旧时歌舞处,美人惆怅隔花田。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