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庭院,有梦帘栊,昨宵蝉鬓先凉。
瑟瑟萧萧,清清冷冷昏黄。
不知是风是雨,是疏桐、还是幽篁。
挑灯坐,更月边短笛,吹起邻墙。
闲向栏干悄倚,正玉簪开遍,露静闻香。
管领芳阶,花阴添补啼螀。
谁家捣衣归去,锦迥文、织恨空房。
眠易警,最高楼、从此夜长。
无人庭院,有梦帘栊,昨宵蝉鬓先凉。
瑟瑟萧萧,清清冷冷昏黄。
不知是风是雨,是疏桐、还是幽篁。
挑灯坐,更月边短笛,吹起邻墙。
闲向栏干悄倚,正玉簪开遍,露静闻香。
管领芳阶,花阴添补啼螀。
谁家捣衣归去,锦迥文、织恨空房。
眠易警,最高楼、从此夜长。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清冷的秋夜画卷。"无人庭院,有梦帘栊",展现出庭院的空寂,只有梦境在纱窗后轻轻摇曳。"昨宵蝉鬓先凉",以蝉鬓比喻秋夜的寒意,暗示主人公的孤独与敏感。"瑟瑟萧萧,清清冷冷昏黄",通过声音和色彩的描绘,渲染出秋夜的凄清。
"不知是风是雨,是疏桐、还是幽篁",运用拟人手法,将秋夜的声响归咎于风、雨、梧桐或竹林,增添了神秘感。"挑灯坐,更月边短笛,吹起邻墙",借灯火和笛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孤寂,以及与邻居的微妙联系。
"闲向栏干悄倚,正玉簪开遍,露静闻香",写主人公独自倚栏,欣赏着盛开的玉簪花,感受着露水的清凉和花香,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管领芳阶,花阴添补啼螀",通过蝉鸣,强化了秋夜的寂静和凄凉。
"谁家捣衣归去,锦迥文、织恨空房",想象远方女子的捣衣声,暗含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最后,"眠易警,最高楼、从此夜长",表达了主人公因秋夜漫长而难以入眠,内心充满无尽的思绪和孤独。
整体来看,黄燮清的《声声慢·秋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词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怀想。
雨雪江中一钓竿,天生渔父不知寒。
蓑衣白尽无人识,都作双双白鹭看。
华原范中立,深得丹青要。
仙游几百年,声誉尚流耀。
图成三尺缣,旷远多诗料。
山回起蚕丛,水涨没寒潦。
落叶入空江,清晖映丹峤。
归人望故原,栖禽集苍筱。
轻舸溯中流,虚阑挂斜照。
髣髴瀛海间,无限足清眺。
何知荆与关,奚让唐吴道。
愧余涉黄尘,未得无声奥。
片语何足论,临风付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