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
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
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
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
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
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
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
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
这首诗是唐代女皇武则天所作,名为《唐明堂乐章》。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作为君主的职责和权力的认知,以及她对治国安邦的一种理想与追求。
"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
这一句表达了武则天对历史典籍的尊崇,以及她对于神明的敬畏之心。她通过学习古代圣人的典范来指导自己的施政,同时也强调了信仰和宗教在治国中的重要性。
"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
这里的“宏规”指的是广泛而深远的法则或制度,她认为自己制定的是能够普遍适用于整个天地的规章。而“神用叶陶钧”,则是说这种制度的运作仿佛有着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一切,给予她治理国家的智慧和能力。
"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武则天自诩为能承载春天的希望与生命力,同时她的宫廷里汇聚着无数的宾客和贤才,显示出她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
"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
这最后一句则流露出作者的一丝自省之情。她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真诚、是否过于浅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那些不实之词和欺骗百姓的行为感到羞愧。
整首诗展示了武则天作为一位女性君主,对权力与责任的独特理解,以及她对宗教信仰的依赖。她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个人品格,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地位。
草木尽柔脆,夫君抱刚质。
孤标老更高,翠叶秋仍密。
伊余亦刚介,论交自畴昔。
相见眼终青,直谅盖多益。
夕阳映雪低,晓露和烟滴。
清修良起予,安可无一日。
柳条但柔姿,桃李从令色。
与君期岁寒,勿作春风客。
潜鳞思纵壑,倦羽欲归林。
平生山水兴,过眼必登临。
况复西风来,天云布层阴。
残暑退十舍,新凉直万金。
寒光流素魄,远碧露危岑。
高士感时节,忘言发幽琴。
子期不可作,天地知吾心。
林木为之振,人间无此音。
诗成寄孤客,清飙一披襟。
会当逢好景,藜杖去相寻。
人生饮天和,各抱无弦琴。
云何不自开,溺彼宫商音。
郑卫剧淫哇,听者返如林。
耳根一以荡,万劫迷真心。
安得佛之力,与世开群瘖。
神机运帝车,元气如酌斟。
鱼鸟得其性,云渊自飞沉。
不见南风歌,仁声入人深。
吏涂牛马走,未老颜色槁。
归来隐林坰,富贵轻毫杪。
前村梅树芳,点萼红犹小。
问讯疏篱边,侧听迎春鸟。
春工有先驰,一浣忧心悄。
寒梢未粘玉,攀折嫌太早。
吹香定重来,宿留严冬后。
明朝韶景妍,更不齿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