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双松相对清,东风吹花松子生。
四檐飞雨葛衣薄,一径带云藜杖轻。
课诗未足销多暇,戒酒非关爱独醒。
何处沧洲堪一眺,已知吾道负冠缨。
庭下双松相对清,东风吹花松子生。
四檐飞雨葛衣薄,一径带云藜杖轻。
课诗未足销多暇,戒酒非关爱独醒。
何处沧洲堪一眺,已知吾道负冠缨。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庭院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淡泊。首联“庭下双松相对清,东风吹花松子生”以双松为背景,借东风吹动松花,松子落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颔联“四檐飞雨葛衣薄,一径带云藜杖轻”则通过雨滴从屋檐飞落,诗人穿着轻薄的葛衣,手持轻便的藜杖行走于带云的小径上,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宁静与诗人的闲适。
颈联“课诗未足销多暇,戒酒非关爱独醒”表达了诗人虽有创作诗歌的兴致,但并未因此消磨时光,同时强调自己戒酒并非出于对醉酒的厌恶,而是追求内心的清醒与独立。尾联“何处沧洲堪一眺,已知吾道负冠缨”则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想象着在遥远的沧洲眺望远方,似乎已经预见了自己的归隐之路,不再为世俗所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见浴兰才罢,拂掠新妆,巧梳云髻。
初试生衣,恰三裁贴体。
艾虎宜男,朱符辟恶,好储祥纳吉。
金凤钗头,应时戴了,千般忔戏。
那更殷勤,再三祝愿,斗巧合欢,彩丝缠臂。
刻玉香蒲,泛金觥迎醉。
午日熏风,楚词高咏,度遏云声脆。
赤口白舌,从今消灭,诸馀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