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怀不知春,病雨门日闭。
今晨又清明,倏忽如梦寐。
茫茫宇宙间,扰扰干戈际。
寥寥邑里旧,莽莽身首异。
悲风起平原,鬼泣海为泪。
万死天不坟,况论吊与祭。
先茔顾非远,跬步涉疑畏。
雨露日夜深,蔓草青绕地。
孤生发种种,去日已川逝。
旦暮未可知,何时及来岁。
凄然心自割,俯仰宁不愧。
野人或典衣,强欲存节意。
邀我坐茅檐,未酌意先醉。
岂无閒花草,黯惨不成媚。
兴阑村鼓急,邻犬众惊吠。
天运夫何如,临风独三喟。
忧怀不知春,病雨门日闭。
今晨又清明,倏忽如梦寐。
茫茫宇宙间,扰扰干戈际。
寥寥邑里旧,莽莽身首异。
悲风起平原,鬼泣海为泪。
万死天不坟,况论吊与祭。
先茔顾非远,跬步涉疑畏。
雨露日夜深,蔓草青绕地。
孤生发种种,去日已川逝。
旦暮未可知,何时及来岁。
凄然心自割,俯仰宁不愧。
野人或典衣,强欲存节意。
邀我坐茅檐,未酌意先醉。
岂无閒花草,黯惨不成媚。
兴阑村鼓急,邻犬众惊吠。
天运夫何如,临风独三喟。
这首元代诗人周霆震的《清明》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深深忧虑和哀思。诗中描绘了诗人因战乱频仍、自身疾病而无法外出祭扫的心情,清明的气氛与现实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慨宇宙广大,人事纷扰,故乡的亲友生死异乡,令人悲痛不已。他虽想前往先人的墓地表达哀思,但又因恐惧和风雨阻隔而犹豫不前。
诗中“悲风起平原,鬼泣海为泪”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显示出诗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人感叹即使有心凭吊,也无法如愿,只能遥想先人,心中充满愧疚。他甚至想象到自己卖掉衣物,勉强表达对亡者的怀念,但即使身处简陋茅檐,面对凄清景色,也难以找到慰藉。
最后,诗人借鼓声急促、邻犬吠叫,寓言世事无常,感叹命运多舛,不禁在风中发出深深的叹息。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此行不惮三千里,况是江天欲雪时。
问道身心如不昧,梅阳老子已先知。
在昔桃李县,而今松桂林。
是诚五马贵,足此万卷心。
有人梦得鹿,旦日果可寻。
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
东海鳄噀怒,衡山云涨深。
精诚不可触,岂知鹤在阴。
树影陈燕几,松声杂瑶琴。
亦有牙鼓挝,不妨弦诵音。
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
故家事业在,无使霜毛侵。
趁得官闲且载书,隔墙时唤子云居。
公如碧树有秋意,渠亦清流临浊淤。
盖代勋庸诚有种,凿空道德竟何如。
寄声楚观沧茫外,璧月依然在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