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都之宛丘赠寄参寥》
《出都之宛丘赠寄参寥》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萧然耳目清,驱马别都城。

岸断秋光出,川平雨气横。

浮生归物理,闲景付诗情。

岁晚江湖客,何为滞玉京。

(0)
注释
萧然:形容心境清静。
耳目:耳朵和眼睛。
都城:首都或大城市。
岸断:岸边景色清晰可见。
秋光:秋天的阳光。
川平:河流水面平静。
浮生:短暂而无常的人生。
物理:事物的自然法则。
闲景:悠闲的景色。
岁晚:年末。
江湖客:四处漂泊的人。
滞:停留。
玉京:对京城的美称。
翻译
心境清朗,骑马离开都城。
岸边景色因秋光照亮,河流平静雨气弥漫。
领悟到人生的规律,闲适的景色激发了诗兴。
年末时分,我这江湖漂泊之人,为何还留在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秋季离开京城的景象和心境。开篇"萧然耳目清,驱马别都城"表达了离别之时的宁静与决绝,耳目清净,心无杂念,只是驱策着马匹告别繁华的都市。

接着"岸断秋光出,川平雨气横"则描写了自然景色,岸边的景致因秋季的阳光而显得更加清晰,而远处的河流平坦宽广,透露出细雨后的湿润气息。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和淡泊的心境。

"浮生归物理,闲景付诗情"一句则深化了诗人的哲思,认为生命如浮云,终将回归自然的法则,而自己则在闲适的景色中寻找灵感,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诗词之中。

最后"岁晚江湖客,何为滞玉京"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行走于世间的旅者,在年岁渐老时,对于曾经滞留过的美好地方——如同美丽的玉京一样,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滞”字用得极妙,既有停留之意,又隐含了一种不舍与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园居吟十二首·其四

有客弹棋夜未归,却烧兰烛照柴扉。

月光一片穿林入,半挂藤萝半在衣。

(0)

咏史·其六介子推

每到清明便黯然,介山风雨政堪怜。

人情信宿矜相报,莫问相从十九年。

(0)

峡山杂咏十三首·其十一苍雪崖

我闻峨眉雪,盛夏常阴冻。

崖胡其苍苍,江寒结高垄。

(0)

夏日同侯若朴金元甫陈居一陈集生饮陆氏山园分赋以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为韵十首·其四

深林多凉风,空山多古木。

遥睇沧海波,泛泛飞新绿。

(0)

己卯孟冬黎美周将上公车偕黎君选谢伯子陈中行过访海曲邀李代际显国家从右文伯承侄明公陟遐暨两儿载酒罗浮梦夜过宝莲寺分赋四首·其三一莲寺访僧

衔杯山欲暝,此意老僧传。

渴借烹泉饮,寒邀补衲穿。

拈花梅正蕊,卓锡剑方烟。

夜永钟声歇,殷勤相为言。

(0)

小金山既分赋后诸子谓望气楼环翠亭二公遂为兹山香火宜有专赋用志所怀遂篝灯各赋一首二首·其一

南海衣冠气,登楼忆郭公。

危言回日月,正论褫奸雄。

在术原高道,其愚显大忠。

至今怀主意,春色照丹枫。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