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儿才五岁,器局稍精明。
弄笔誇郎罢,窥鸾效女兄。
顾瞻眸子俊,酬答舌头轻。
但愿身长健,看渠骨骼成。
痴儿才五岁,器局稍精明。
弄笔誇郎罢,窥鸾效女兄。
顾瞻眸子俊,酬答舌头轻。
但愿身长健,看渠骨骼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五岁孩童的可爱场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孩子的天真与模仿行为。诗中的“器局稍精明”表明孩子虽然年幼,但已表现出一些小巧思的能力;“弄笔誇郎罢,窥鸾效女兄”则描写孩子模仿大人们使用毛笔书写,以及模仿姐姐的动作,这不仅展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也反映了他们对成人行为的好奇和模仿心理。
“顾瞻眸子俊,酬答舌头轻”一句,通过孩子转身观望和回答问题的场景,展示了孩子的灵动与纯真。最后,“但愿身长健,看渠骨骼成”表达了诗人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采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活泼可爱、充满童真气息的小生命形象,通过对日常生活片段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温馨和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期待。
在家随俗坐守岁,逆旅无聊卧向晨。
旧隐荒凉栖鹤怨,端门邂逅画鸡新。
知非早似蘧伯玉,将贵谁欺朱买臣。
幸自樽中留得酒,与君随分庆长春。
轮囷复离奇,不柏亦不栗。
吾庐非夏社,嘉树伊谁植。
刳心谢吹嘘,强骨馀霹雳。
峥嵘历风霜,偃蹇岂朝夕。
客从何方来,一睹心眼惑。
怪此苍蛟龙,落莫依屋壁。
不知造物工,输写入笔力。
轻明绝纤埃,冥晦滴浓黑。
皮坚皵鳞甲,叶老攒予戟。
古工予不师,挥扫恣淋沥。
盘礴醉且狂,讵识韦与毕。
虽云不造极,要自出胸臆。
当知后凋操,不在翰墨迹。
地瘠山骨出,天低云气逼。
俯仰辄有碍,巨干那能直。
翻令栋梁姿,郁屈自局蹐。
安得少陵绢,一扫二千尺。
会看十八公,高压三品石。
溪涧得雨潦,奔溢不可航。
江海收百川,浩浩谁能量。
溪涧之日短,江海之日长。
愿生畜道德,江海以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