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胡瘦唐归江西》
《送胡瘦唐归江西》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涉春行不留,胡子未为恝?

矧兹岵屺望,久矣昏晨缺。

亭林伤陆沈,益惧人纪绝。

嗟君一束管,沥尽方寸血。

东风日夜吹,新绿柳成列。

庐阜吾能忘,西山子忍诀?

载书寿二老,世事不可说。

或者念我曹,谢祠花底别。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的《送胡瘦唐归江西》。全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归乡的关切。

首句“涉春行不留”,点明了送别的季节是在春天,而友人却不得不离开,留下诗人独自面对春日的景色。接着“胡子未为恝”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即使胡子(指胡须)也不忍心让友人离开。

“矧兹岵屺望,久矣昏晨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岵屺,指父母之墓,这里借指对父母的思念。诗人感叹自己长时间未能与父母团聚,现在又面临友人的离别,内心充满了哀愁。

“亭林伤陆沉,益惧人纪绝”两句,诗人借用亭林(即顾炎武)的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担心友情在世事变迁中逐渐消失。

“嗟君一束管,沥尽方寸血”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对友人表示敬意和感激。友人手中的一支笔(“一束管”),代表了知识和才华,诗人赞美友人为了知识的传播,不惜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沥尽方寸血”)。

“东风日夜吹,新绿柳成列”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东风吹拂,新绿的柳树排列成行,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希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庐阜吾能忘,西山子忍诀?”庐阜,指庐山,诗人提到庐山,可能是借指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诗人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载书寿二老,世事不可说”两句,诗人提到携带书籍去拜访两位老人,可能寓意着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同时也暗示了对复杂世事的无奈和无法言说的情感。

最后一句“或者念我曹,谢祠花底别”,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即使在分别时,也希望能得到友人的理解和宽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故友梁腾虎困死朱崖,就地藁葬。九月登高望远,凄然有存亡之感

白日孤光尽,英雄志气衰。

瀰天皆宿草,何处葬要离。

蜗国人休战,橘中谁斗棋。

漫将成败理,持语髑髅知。

(0)

留别罗颢甫

老母发垂白,痴儿口尚黄。

苍茫就岐路,感激问行藏。

别绪通幽隐,贫交在久长。

海天无处所,惆怅一相望。

(0)

种梅·其八

未有还童术,言寻萼绿华。

高天回白首,平地发黄芽。

丰骨独殊众,荣枯一任他。

长镵三尺柄,凭尔作生涯。

(0)

雪中杂咏六首·其六积雪

千山迟解冻,三月不知春。

谁信看花候,还来送炭人。

冰壶藏白发,火宅笑红尘。

褦襶门前客,无劳剥啄频。

(0)

十二声诗·其二杖声

隔溪微送响,一一入徘徊。

声向静中得,客从何处来。

谷兼山屐应,路带楚吟回。

渐觉过桥疾,多应落日催。

(0)

山居杂咏·其六芟草

石上草根浅,日高朝露晞。

荷锄惟独往,翘楚刈将归。

物理有代谢,吾心无杀机。

所思在空谷,迟暮惜芳菲。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