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鸣梢发六驺,观民徐度短长邮。
平原食客传豪志,韩信连营想壮猷。
却幸迩年复元气,即看连垄茁来牟。
有司除道非先务,教养良方要亟求。
古县鸣梢发六驺,观民徐度短长邮。
平原食客传豪志,韩信连营想壮猷。
却幸迩年复元气,即看连垄茁来牟。
有司除道非先务,教养良方要亟求。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平原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社会民生的关怀与思考。
首句“古县鸣梢发六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县城的景象,鸣梢(即鸣钟)声响起,六驺(古代官府的仪仗队)出行,展现了官府的威严与秩序。这不仅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传统治理方式的尊重与怀念。
接着,“观民徐度短长邮”一句,体现了作者深入民间,细致观察民众生活的态度。“徐度”意味着慢慢行走,仔细观察;“短长邮”则可能是指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通过邮驿传递信息,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各层面的深入理解与关注。
“平原食客传豪志,韩信连营想壮猷”两句,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场景。食客们在平原上传递着豪迈的志向,而韩信连营的策略则被联想起来,象征着军事智慧与战略规划的重要性。这两句既是对历史英雄的致敬,也是对当下社会发展中需要策略与远见的呼吁。
“却幸迩年复元气,即看连垄茁来牟”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近来社会恢复生机的欣慰之情。元气,指的是国家或社会的活力与生命力。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乐观态度,期待着更多积极的变化与发展。
最后,“有司除道非先务,教养良方要亟求”点明了作者的核心观点。他认为,官员的主要职责不应仅仅局限于修路等基础建设,更重要的是教育与培养人才,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社会长远发展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理想社会的热切期盼,是一首兼具历史感与时代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