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门》
《龙门》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龙门何峥嵘,此地表奇迹。

山分两崖青,天豁一罅白。

知非禹功凿,想是鬼手劈。

长为风雨关,开阖自朝夕。

深合未吐云,对峙不崩石。

日光寒易倾,苔色阴更积。

只宜过此内,便与人境隔。

始窥已幽深,渐入尤险窄。

暗中把危藤,蜿蜒欲惊魄。

僧留看古刻,敲火照绝壁。

晚闻松竹号,汹若波浪激。

不知神鱼飞,到此谁点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龙门的雄伟和神秘。首句“龙门何峥嵘,此地表奇迹”直接点出龙门的非凡之处,随后通过“山分两崖青,天豁一罅白”描绘了龙门的自然景观,山崖青翠,天空豁然开朗,形成鲜明对比。接着,“知非禹功凿,想是鬼手劈”表达了对龙门形成的猜测,既非人力所为,也非自然之力,而是仿佛鬼斧神工一般。接下来的几句“长为风雨关,开阖自朝夕。深合未吐云,对峙不崩石”则进一步描绘了龙门的动态美,风雨中的变化,以及云雾缭绕、坚不可摧的岩石,展现出龙门的坚韧与神秘。

“日光寒易倾,苔色阴更积”则从光线和植被的角度,表现了龙门在不同时间的景色变化,阳光下的寒冷与阴影中的积累,都增添了龙门的神秘氛围。“只宜过此内,便与人境隔”则表达了进入龙门后,仿佛与世隔绝的感觉,强调了其独特的存在感。“始窥已幽深,渐入尤险窄”描述了深入龙门后的感受,越往里走,环境越显得幽深且险窄。“暗中把危藤,蜿蜒欲惊魄”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探索过程中的紧张与刺激。“僧留看古刻,敲火照绝壁”描绘了僧人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古老碑刻,并利用火光照亮绝壁的情景,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晚闻松竹号,汹若波浪激”则通过夜晚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如海浪般的壮阔氛围。“不知神鱼飞,到此谁点额”以神鱼的传说结尾,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门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融入了人文历史的深度,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与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梦回

梦回四壁无人语,高树萧萧似有风。

独起绕池行数匝,万山擎雪月明中。

(0)

寄友·其二

半生行李各东西,无柰相思亿万重。

又恐因书增别恨,人行不敢寄缄封。

(0)

杜鹃

游魂变化事无涯,吴蜀相望万里赊。

回首故宫归不得,声声啼血染山花。

(0)

十二时颂·其五

禺中巳,龙象须观第一义。

若向其中觅是非,见解何曾有李二。

(0)

雪牛

露迥迥地趁不去,时复深村荒草行。

一色皮毛都换了,荷担须是者众生。

(0)

政黄牛赞·其二

肩耸湖山瘦,眼明湖水秋。

往来谁是伴,白鹭与黄牛。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