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二》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人生烛上花,光灭巧妍尽。

春风绕树头,日与化工进。

只知雨露贪,不闻零落尽。

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

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丁村。

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

念此一脱洒,长啸祭昆崙。

醉著鸾皇衣,星斗俯可扪。

(0)
翻译
人的生命如同蜡烛上的花朵,光芒消逝后,美丽也随之消失。
春风轻拂树梢,每日与自然的力量一同推进岁月。
只知道贪婪地享受雨露滋润,却不知终有凋零的一天。
我曾亲眼目睹,飞鸟的骨头在战场上空哀鸣,满目凄凉的坟墓。
青松在晨曦中笼罩着山丁村,景象如梦如幻。
一旦生命消逝,即使有明亮的月光,也无法找回灵魂的透明。
想到这些,我感慨万分,仰天长啸以祭奠昆仑山。
沉醉于华丽的鸾皇服饰,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星辰。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无限感慨与生命哲思的古典诗歌。从“人生烛上花,光灭巧妍尽”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深刻认识。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自然界春去秋来的无常境遇的一种描绘。

“春风绕树头,日与化工进。”这两句诗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变化万千,其中“化工”一词蕴含着对自然界神奇力量的赞美。

接着,“只知雨露贪,不闻零落尽。”表达的是生命对于水分的渴望,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常感,生命如同雨后的滋润,转瞬即逝。

“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诗人在这里回忆过往,借“飞骨”来形象地表达了对曾经亲朋好友的怀念之情,以及面对死亡的哀伤感受。

“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丁村。”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早晨景象,通过青松与朝霞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

“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这里,“明月”和“玻璃魂”都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即便是身亡,也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如同清澈的月光与透明的玻璃一般,永恒不灭。

最后,“念此一脱洒,长啸祭昆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悲凉情感,借“脱洒”来比喻生命的流逝和无常,而“长啸祭昆崙”则是对远古先贤的一种缅怀与致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死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世界永恒追求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登蒜岭

三年乌石山边路,每恨南留未北归。

今复无端登蒜岭,却寻乌石认亲闱。

(0)

登清音堂·其一

堂上横看江上洲,洲边春浪拍天浮。

晴栏倚遍无多景,浩荡时时没白鸥。

(0)

陪胡少卿登山瞻禹陵

考古年来喜有徵,相携步步上崚嶒。

皇华使者归朝著,好为诗翁说禹陵。

(0)

彦礼提宫以诗见招赴惠山登高之集次韵奉酬·其一

王勃挥毫滕阁上,苏仙把酒华山颠。

去秋相与追清赏,回首匆匆又一年。

(0)

次韵王待制游东坡留题十一绝·其一

吞舟尺泽岂能容,此地谁知著卧龙。

当日春风生笔底,至今山色十分浓。

(0)

六月十日偕夏卿兄季野孟明仲文季直弟游香山因得小诗书僧堂壁

夏木阴阴翠竹疏,相携萧寺馔伊蒲。

他年细味禅房句,便是香山六老图。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