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园霞石媚春光,结侣看春坐夕阳。
天上谪仙逢李白,世间名品见姚黄。
千须万瓣深含态,细幕轻帘迥透香。
后会恐迟花谢去,携尊明日过林塘。
霁园霞石媚春光,结侣看春坐夕阳。
天上谪仙逢李白,世间名品见姚黄。
千须万瓣深含态,细幕轻帘迥透香。
后会恐迟花谢去,携尊明日过林塘。
此诗描绘了东园中黄牡丹的美丽与魅力。首句“霁园霞石媚春光”,以霞石比喻牡丹的花朵,春光映衬下,犹如霞光四溢,展现出牡丹的娇艳与生机勃勃。接着“结侣看春坐夕阳”一句,描绘了一幅情侣共赏牡丹、享受春日余晖的画面,充满了温馨与浪漫。
“天上谪仙逢李白,世间名品见姚黄”两句,运用典故,将黄牡丹比作李白笔下的名品姚黄,不仅赞美了牡丹的高贵与独特,也暗喻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如同李白对美酒的钟爱一般深厚。
“千须万瓣深含态,细幕轻帘迥透香”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形态与香气。千百片花瓣层层叠叠,蕴含着丰富的姿态与韵味;而细密的帘幕轻掩,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从牡丹中散发出的幽香,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馈赠。
最后,“后会恐迟花谢去,携尊明日过林塘”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留恋与不舍,担心错过这短暂的美好时光,因此决定在次日再次前往欣赏,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黄牡丹的美丽与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向往。
佛从大悲心,流出十二部。
琅函与玉轴,遍满河沙数。
言言皆妙药,字字超今古。
譬如优昙花,百劫难遭遇。
又如大明灯,能破黑暗处。
又如智慧力,能断无明树。
又如璎珞珠,能使人丰富。
茫茫尘世人,急急走如兔。
不觉老到来,未尝开眼觑。
独有花评事,信向颇坚固。
命我无心人,转此诸佛语。
浮生一百年,正如草头露。
上床鞋履别,保朝不保暮。
少吃两块肉,多烧香一炷。
羊鹿牛三车,皆行此条路。
鹤态云踪不定居,白沙一别半年馀。
焦山脚下重相见,记得当时事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