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底背东西日,月正河平昼夜潮。
空里华生空里灭,静中声起静中消。
移舟远浦疑山走,汲水清溪觉岸摇。
人世自迷颠倒见,达观何事不逍遥。
天旋底背东西日,月正河平昼夜潮。
空里华生空里灭,静中声起静中消。
移舟远浦疑山走,汲水清溪觉岸摇。
人世自迷颠倒见,达观何事不逍遥。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动态与静态的和谐共存,以及对宇宙万物深刻哲思的体现。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在的境界。
首联“天旋底背东西日,月正河平昼夜潮”,以日月轮转、潮汐涨落为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更替,表达了宇宙运行的规律性和不可逆转性。
颔联“空里华生空里灭,静中声起静中消”,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华(花)在空中生成又在空中消失,声音在寂静中产生又在寂静中消散,形象地展示了事物的生灭无常,强调了静观其变的重要性。
颈联“移舟远浦疑山走,汲水清溪觉岸摇”,通过移舟和汲水的场景,描绘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感和与自然的互动。移舟时仿佛山在移动,汲水时感觉到溪岸在摇晃,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谦逊和敬畏之心。
尾联“人世自迷颠倒见,达观何事不逍遥”,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人们往往迷失自我,陷入是非颠倒的困扰之中。而达到通透豁达的人生观后,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传达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宇宙、人生及自我修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