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致政挽诗二首·其一》
《黄致政挽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后学资模楷,先生久里居。

两儿联玉笋,三命佩银鱼。

米廪无重席,蓬山孰校书。

如何遗此老,宰木遽萧疏。

(0)
注释
后学:晚辈。
资模楷:榜样。
先生:老师。
久里居:长久居住。
两儿:两个儿子。
联玉笋:像玉笋般聪明。
三命佩银鱼:多次获得官职佩戴银鱼符。
米廪:粮仓。
重席:多余的粮食。
蓬山:蓬莱山,比喻隐士或学者聚集的地方。
校书:整理书籍。
遗此老:让这位老人。
宰木:家族树木,代指后代。
遽萧疏:突然变得稀疏。
翻译
晚辈以他为榜样,先生长久居住在这里。
他的两个儿子像玉笋般聪明,他多次获得官职佩戴银鱼符。
家中粮仓没有多余的粮食,哪位学者在蓬莱山整理书籍呢?
为何让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孤独,他的家族树木(指后代)为何如此稀疏?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离去的师长不舍之情以及追念之深的诗句。从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知识与学问的尊重,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后学资模楷"表明诗人自视为后来者,对前人的学识仰望学习,而"先生久里居"则显示出师长在内心深处的位置,久而久之,始终驻扎于心中不去。"两儿联玉笋"和"三命佩银鱼"描绘了学生之间或是师生间关系亲密如同手足相连,或是彼此赠送象征吉祥富贵的礼物,显示出深厚的情谊。

然而,到了"米廪无重席"一句,情感转为淡泊。诗人虽然在学问上追求极致,但对于生活则保持简朴,不求奢华。而"蓬山孰校书"则让人联想到古代隐逸之士,抛却世俗纷扰,只与大自然为伴,专心修身养性。

最后的"如何遗此老,宰木遽萧疏"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师长离去的不舍和惆怅。宰木,即削竹子,是一种精工细作的象征;而萧疏,则形容风过林间的声音,或许暗喻时间流逝,世事变迁。诗人在这里询问自己,如何能够放下心中这份难以割舍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师长的追念和对学问的执着,以及对于生活态度的抒写,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精神家园的深情眷恋。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落花吟·其三

扫花促双鬟,春深臂无力。

卧帚立香阶,清风自来拭。

(0)

送别

落日青丝骑,西风白苧词。

广宁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0)

题陈道复画折枝卷二首·其一碧桃花

艳不争春丽,香惟与露含。

小姬沾醉后,寂寂倚清酣。

(0)

绝句三首·其三

雨后寒烟白,鸬鹚载满舸。

横江笑相议,何处捉鱼多。

(0)

松麓山房听雨得连字

春阴游宝地,襟袖搅霏烟。

雨合千峰遍,云屯一壑偏。

冥濛惊色暗,滴沥讶声连。

檐树寒逾翠,江梅湿欲然。

林空群籁息,门掩一灯悬。

径断翻增胜,觞飞不碍禅。

秪疑人世里,别有净居天。

(0)

秋声

新秋凉似洗,噫气发清商。

木落空山月,乌啼永夜霜。

断云喧故雁,零露泣寒螀。

戍角三城外,闺砧一水傍。

天高声更远,院寂听偏长。

悄悄悲秋客,徘徊正倚床。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