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学士王达善》
《挽学士王达善》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缟纻论交两少年,相逢不觉共华颠。

蓬沙紫塞怜分袂,风雨青灯忆对眠。

投老喜看居内相,抱疴忽报掩重泉。

九龙山下梁溪路,目极丹旌思黯然。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学士王达善》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王达善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场景再现,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以及对逝者的深深思念。

首联“缟纻论交两少年,相逢不觉共华颠”以“缟纻”比喻纯洁的友情,描绘了两位年轻朋友在初次相遇时的纯真与欢愉,不觉间岁月已逝,两人都已步入老年。这一句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蓬沙紫塞怜分袂,风雨青灯忆对眠”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蓬沙紫塞象征分别的痛苦,风雨青灯则描绘了夜晚独处时对往昔共同度过的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哀愁。

颈联“投老喜看居内相,抱疴忽报掩重泉”表达了对友人官职升迁的喜悦,同时也预示了不幸的消息——友人突然病逝。这一联中的“投老”、“内相”、“抱疴”、“掩重泉”等词语,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生前成就的肯定,也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悲痛与无奈。

尾联“九龙山下梁溪路,目极丹旌思黯然”将思绪引向了友人安息之地——九龙山下的梁溪路。丹旌代表官方的哀悼仪式,此处用以表达对友人逝世的哀悼之情。整首诗在结尾处收束,以对友人安息之地的遥望和内心的哀思结束,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

综上所述,《挽学士王达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别子瞻

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祇怀忧。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

珠树三株讵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

一昨秋风动远情,便忆鲈鱼访洞庭。

芝兰不独庭中秀,松柏仍当雪后青。

故人持节过乡县,教以东来偿所愿。

天上麒麟昔漫闻,河东鸑鷟今才见。

不将俗物碍天真,北斗已南能几人。

八砖学士风标远,五马使君恩意新。

黄尘冥冥日月换,中有盈虚亦何算。

据龟食蛤暂相从,请结后期游汗漫。

(0)

花心动.双调

帘卷青楼,东风暖,杨花乱飘晴昼。

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

海棠花谢春融暖,偎人恁、娇波频溜。

象床稳,鸳衾谩展,浪翻红绉。一夜情浓似酒。

香汗渍鲛绡,几番微透。

鸾困凤慵,娅姹双眉,画也画应难就。

问伊可煞□人厚。梅萼露、胭脂檀口。

从此后、纤腰为郎管瘦。

(0)

荷花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0)

败荷

叶无圆影柄无香,收尽莲歌冷碧塘。

一片伤心云锦地,也曾遮月宿鸳鸯。

(0)

寄题识山堂一首

山体如如即我身,眼高才是个中人。

锦囊忽上玉楼去,谁复如公更识真。

(0)

睦州四韵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