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硕夫韵述怀·其一》
《用硕夫韵述怀·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少年正堕尘网中,晚岁臭味商山翁。

避喧苦厌俗眼白,得酒径借衰颜红。

半生事业一经足,是处生涯四壁空。

故人白发音书断,倾盖交情独见公。

(0)
翻译
年轻的他深陷世俗的束缚中,晚年像商山隐士般厌恶尘世
他厌倦了世俗的眼光,借酒消愁,脸色却因衰老而更显苍白
半生的努力只为一事,如今生活简朴,家中空荡荡
老朋友音信全无,唯有你依然如故,我们的深厚友情唯有在初次相见时才能体现
注释
少年:年轻人。
堕:陷入。
尘网:比喻世俗的束缚。
晚岁:晚年。
臭味:厌恶。
商山翁:指隐居不仕的人。
避喧:避开喧嚣。
俗眼:世俗的眼光。
径借:径直借助。
衰颜:衰老的脸色。
半生事业:大半生的努力。
一经足:足以满足。
是处:处处。
生涯:生活。
四壁空:家中空荡荡。
故人:老朋友。
白发:指年老。
音书断:音讯全无。
倾盖交:初次相见就结下的深厚友谊。
公:指对方,这里是对朋友的尊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用硕夫韵述怀(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感慨和朋友情谊的诗句。

“少年正堕尘网中,晚岁臭味商山翁。” 这两句描绘了人生的两个阶段:年轻时沉迷于世俗纷争,而到了老年却变得淡泊明志,如同《庄子》中的商山四皓一般。

“避喧苦厌俗眼白,得酒径借衰颜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的厌倦和逃避,以及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以保持精神上的活力。

“半生事业一经足,是处生涯四壁空。”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评价,认为自己的事业已经算是成功了,但是在世俗的圈子里,却感到孤独和空虚。

“故人白发音书断,倾盖交情独见公。”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以及随着时间流逝,朋友间的情谊如同断了线索,只有少数知心的朋友还能理解和感受到彼此之间深厚的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少年与老年、世俗与淡泊、成功与孤独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真挚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在宋代文人中,此类抒发个人情感和哲理的诗作颇为常见,但李弥逊在此诗中的表达手法和情感深度,仍不失为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郴江百咏·其五十一潮井

朔月盈亏已可疑,随泉上下更难知。

钱塘江在吴山外,谁见来时与落时。

(0)

郴江百咏·其二上仙阁

曲槛危梯紫翠中,苏仙宅畔古城东。

不须更著登山屐,万岫千峰一日穷。

(0)

华亭百咏·其二十三陆宝山

秘宝封坚石,山灵谨护藏。

欲为中帑助,时复露辉光。

(0)

华亭百咏·其四十一沪渎

泛泛松江水,迢迢笠泽通。

万年知禹力,灌溉有馀功。

(0)

华亭百咏·其三十九沙冈

千里平沙地,联通江海湄。

谩传因激浪,疑是蚌成基。

(0)

代同舍上郎中·其五

册府方羊冠列仙,粉闱深处烂星躔。

黄扉已设屏风隔,会见丝纶下日边。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