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丁戊山人返闽中》
《送丁戊山人返闽中》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白日乍逢勾漏令,青山归觐武夷君。

手扶藜杖经溪雪,囊贮荷衣度海云。

绛节只将鸡犬去,赤霄终远凤皇群。

虹桥宴后还来否,祇恐璈笙不可闻。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丁戊山人的隐士即将返回福建中部地区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丁戊山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他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

首句“白日乍逢勾漏令”,以“白日”象征光明与希望,“勾漏令”则暗指丁戊山人即将前往的地方,暗示了他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次句“青山归觐武夷君”,通过“青山”和“武夷君”的形象,表达了对丁戊山人回归故乡的敬意与期待。

“手扶藜杖经溪雪,囊贮荷衣度海云”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丁戊山人穿越雪溪、跨越云海的场景,展现了他不畏艰难、追求自由的精神。藜杖和荷衣是古代文人隐士常用的行旅装备,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和超然物外的风骨。

“绛节只将鸡犬去,赤霄终远凤皇群”两句,进一步刻画了丁戊山人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形象。绛节代表他的行踪,鸡犬则是他日常生活的伙伴,而“赤霄”与“凤皇群”则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志向。

最后,“虹桥宴后还来否,祇恐璈笙不可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丁戊山人未来归来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担忧,担心在未来的岁月里,再也听不到那美妙的音乐。这不仅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丁戊山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与深切的祝福。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城南饮归

无分骑驴趁早朝,城南饮散雪初销。

北风吹酒忽成醉,梦里行过第二桥。

(0)

次韵

节序匆匆又落花,几回沧海叹乘槎?

不闻庭竹来鸣凤,祇见宫槐噪晚鸦。

老去可怜心转赤,悲来那觉鬓生华?

明当拂袖江南好,山雨晴时笋正芽。

(0)

曾惟吉乃祖岩山先生三告身

起家在宋当淳祐,文武兼资早致身。

翠竹苍梧家学远,回鸾翥凤诰词频。

桑田沧海人何在?锦轴牙签墨尚新。

睹物使人双泪堕,痛怜封诰总成尘。

(0)

元宵,奉邀使客张鹏飞照磨过官署小酌

北走南奔今日苦,东涂西抺少年曾。

何妨过此共明月,勿谓乱来无好灯。

天上鳌山空入梦,城中竹叶谩为棚。

九城风景虽寥落,颇觉承平气象增。

(0)

题南雄府壁二律·其二

少年馆阁恣游嬉,老去何期堕有司?

酬应敢云千虑失,奔驰知忍几回饥?

据鞍尚觉精神壮,度岭方怜气力衰。

何日归来茅屋里?夜凉閒听玉参差。

(0)

题王志亮元帅草庵

中原方致力,那复以家为?

结草聊为屋,编花谩作篱。

招降多善策,横槊有新诗。

文武才全备,王孙自一奇。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