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乌得食常好鸣,灵茅无种还自生。
魂浮魄散莽何极,耿若有见悲难平。
山脉迢迢绣峰住,墓气腾腾缕云去。
蛟人抱宝夜出游,指点今来著亭处。
驯乌得食常好鸣,灵茅无种还自生。
魂浮魄散莽何极,耿若有见悲难平。
山脉迢迢绣峰住,墓气腾腾缕云去。
蛟人抱宝夜出游,指点今来著亭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自然的生活状态。开篇"驯乌得食常好鸣,灵茅无种还自生"两句,写出了乌鸡依旧有规律地啼叫,有着不需人力种植便能自然繁殖的灵草,这些都是对自然界中生命之美好和自在状态的描绘。
接下来的"魂浮魄散莽何极,耿若有见悲难平"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心境,或许是在感慨时光飞逝、事物无常,但又无法完全把握和理解这种变化,从而生出一种悲凉之情。
紧接着的"山脉迢迢绣峰住,墓气腾腾缕云去"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山脉蜿蜒连绵,形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峰峦,而墓地则散发出一种神秘的气息,与天际的云朵相互缠绕。
最后的"蛟人抱宝夜出游,指点今来著亭处"两句,则是在描写诗人与朋友在夜晚携带珍宝一起外出游玩的情景,并将这种美好时光定格在一个亭子里。这里的“蛟人”可能是对朋友的一种戏称,而“抱宝”则象征着彼此之间的珍贵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境况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之美、自然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道路数登顿,山川正郁苍。
泞泥车格磔,落日马玄黄。
岭复天疑小,溪回路较长。
云边窥鸟背,树杪度羊肠。
载燧投荒驿,停骖馈野浆。
陲签传急足,关吏候严装。
好鸟当人语,深花扑鼻香。
客怀今稍惬,明日是雷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