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昼永,气象坐中分。
浩荡三江水,苍茫万里云。
君山压波面,民舍傍城根。
自昔看图画,今焉过所闻。
洞庭秋昼永,气象坐中分。
浩荡三江水,苍茫万里云。
君山压波面,民舍傍城根。
自昔看图画,今焉过所闻。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秋日的壮丽景象,诗人韦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庭湖的广阔与深邃。
首句“洞庭秋昼永”,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洞庭湖在秋天的白昼显得格外悠长,为整幅画面铺垫了静谧而深远的背景。接下来,“气象坐中分”一句,巧妙地将人的视角与洞庭湖的气象融合,仿佛读者就坐在湖边,能清晰地感受到湖面上的风云变幻。
“浩荡三江水,苍茫万里云”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洞庭湖水的浩瀚与天空云彩的辽阔,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其中,“浩荡”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水面的广阔无垠,“苍茫”则勾勒出云层的深远与广阔,二者共同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壮美的意境。
“君山压波面,民舍傍城根”两句,将视线从广阔的湖面转向具体的景物,君山如同一座巨大的岛屿,静静地矗立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而湖畔的民舍则紧挨着城墙,显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体现了人类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自昔看图画,今焉过所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感慨。诗人回顾以往,曾经在画中领略过洞庭湖的美丽,而现在,他亲身站在湖边,亲眼见证了这一切,心中的感受更加深刻。这两句不仅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也暗示了自然之美超越时空,值得人们不断去探索和欣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热爱。
岁维戊子,月建乙卯。饥谨为灾,多食不饱。
当胃腕间,如虚若燥。小妇不量,多病又恼。
薪贵于玉,人贱于畜。一豕万钱,一妾斗粟。
见于陌者,藤行肿足。路有死人,白茅不束。
濯濯者山,明星粲粲。吁嗟广厦,雕梁析爨。
鸠居鹊巢,主人鼠窜。不能鼠窜,朝夕供飧。
虽则供飧,犹怒不繁。束刀入市,夺民之食。
驾言行迈,掳民供役。千里不饭,中道绝息。
娥娥者妆,罗列成行。几微失意,饮剑以亡。
或挞未死,逐出路傍。见者吞泣,不敢匿藏。
莫高匪山,莫卑匪履。行行行行,必有终止。
民之憔悴,莫甚于此。哀哀苍天,乱何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