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日夜绿,客兴正悠悠。
挥袂犹未已,已在江中流。
江云漠漠连江树,花落莺啼不知处。
舟子频催兰棹发,行人遥望梅榆关。
自叹孤云不系身,十年空守故园春。
从今水石烟霞外,拼作东西南北人。
春水日夜绿,客兴正悠悠。
挥袂犹未已,已在江中流。
江云漠漠连江树,花落莺啼不知处。
舟子频催兰棹发,行人遥望梅榆关。
自叹孤云不系身,十年空守故园春。
从今水石烟霞外,拼作东西南北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初发珠江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句“春水日夜绿”,以“绿”字点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春水在日日夜夜的滋养下愈发碧绿,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接着,“客兴正悠悠”,诗人内心的思绪随着这流动的春水悠然自得,表达了他此刻闲适自在的心情。
“挥袂犹未已,已在江中流。”挥动衣袖的动作还未停止,人已经融入了江流之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状态。接下来,“江云漠漠连江树,花落莺啼不知处。”江面上弥漫着淡淡的云雾,与岸边的树木相连,花落之时,黄莺啼鸣,却不知它们落在何处,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舟子频催兰棹发,行人遥望梅榆关。”舟子不断地催促着船桨的划动,而远行的人则遥望着前方的梅榆关,预示着旅程即将开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期待与憧憬。
最后,“自叹孤云不系身,十年空守故园春。”诗人感叹自己如同飘荡的孤云,没有固定的归宿,十年来只能守望着故乡的春天,表达了对自由与故乡的深深眷恋。而“从今水石烟霞外,拼作东西南北人。”则表明诗人决心随波逐流,不再拘泥于一地,愿意成为东西南北的旅人,追求更广阔的人生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抉择,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
累圣多材艺,留神翰墨间。
皇坟非小道,玉版遍藏山。
上士持三学,西行谒九关。
奎华如可捧,归伴白云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