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虎力鼎可扛,愤气不作咸阳降。
江东子弟累千百,谁知国士元无双。
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图未就人怀邦。
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
平生虎力鼎可扛,愤气不作咸阳降。
江东子弟累千百,谁知国士元无双。
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图未就人怀邦。
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新的作品,名为《项羽庙》。诗中通过对项羽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项羽不平命运的同情与赞美,以及对其英勇气概的怀念。
“平生虎力鼎可扛”一句,以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项羽的雄壮力量,他如同能够扛起巨鼎般,象征着他的不凡气度和能力。紧接着,“愤气不作咸阳降”则表达了诗人对项羽不肯屈服于秦朝统治,保持高傲气节的赞扬。
“江东子弟累千百,谁知国士元无双”两句,通过对项羽在江东拥有众多兄弟和追随者的描写,以及强调他是独一无二的国家英雄,进一步突出了项羽的人格魅力与英雄地位。
“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图未就人怀邦”则是对项羽最终兵败自刎乌江时刻,士兵们还在唱着楚国的歌曲,以此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忠诚。这里,“伯图”指的是项羽的封号“西楚霸王”,而“人怀邦”则是士兵们怀念故乡之情。
最后,“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英雄事迹可能会重现的希望,以及对项羽如果能够暂时隐忍,以待时机成熟再次起事的遗憾。这里“自古功业有再举”暗示着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事迹都有机会被重新书写,“何不隐忍过乌江”则是诗人对于项羽选择了悲壮牺牲而非暂时退让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项羽生平和最终结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转折点上个人抉择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