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寅甫侍读莅醮长春宫》
《次韵王寅甫侍读莅醮长春宫》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蜕骨棱棱似鹤轻,觚坛危处玉为成。

天街正候三能色,云所疑呼万岁声。

气篆通灵归廓落,心章祈岁报清平。

金穰上瑞吾皇意,不用神芝朵朵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长春宫进行祭祀活动时的庄严与神圣氛围。首句“蜕骨棱棱似鹤轻”,以鹤的轻盈形象比喻祭祀者的庄重与虔诚,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觚坛危处玉为成”则描绘了祭祀场所的高雅与精致,玉质的坛台在危峭之处显得尤为珍贵,象征着仪式的神圣不可侵犯。

“天街正候三能色,云所疑呼万岁声”两句,通过天街上的景象和云层中传来的欢呼声,进一步渲染了祭祀活动的盛大与隆重。这里的“三能色”可能指的是天空中的三种颜色,暗示着天地间的和谐与统一。“云所疑呼万岁声”则表达了人们对帝王的敬仰与祝福,声音在云层中回荡,寓意着对君主统治的长久与稳固。

“气篆通灵归廓落,心章祈岁报清平”这两句则揭示了祭祀活动的深层意义,即通过沟通天地之气,祈求国泰民安、社会安宁。这里的“气篆”指的是通过特定仪式引导天地之气,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心章祈岁报清平”则是直接表达了人们希望通过祭祀活动,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社会安定。

最后,“金穰上瑞吾皇意,不用神芝朵朵生”两句,表达了对君主的敬意与期待,认为君主的意愿如同金穗般丰收,不需要借助神芝的生长来实现愿望,暗示了君主的意志与国家的繁荣紧密相连。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壮观场面,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国家、君主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减兰

旧时鸳被。知我满怀珍重意。今日相逢。

恰数巫云第四重。闲妆理镜。镜中人比秋花靓。

夺取鸾篦。替尔梳头故故迟。

(0)

忆江南·其十一

淹药裹,楚客憺将归。

一点斜帆和雁远,离心争逐片云飞。有泪上征衣。

(0)

高阳台

角断谯门,梧寒幕府,何郎重到销魂。

骑竹欢游,而今石老云昏。

堂前燕子无归处,渺难寻、旧日巢痕。

悄无言、吊月吟秋,不为闻猿。

百年富贵春婆梦,问黄鸡未唱,谁醒前尘。

宝玦珊瑚,争知少小王孙。

长携手地新烟换,奈当时、倦柳都髡。

共温存、岁晚江空,且倒清尊。

(0)

琵琶仙

何事西风,又吹我、一点征帆东下。

无那寒驿,镫昏沈沈怨遥夜。

秋色里、青袍似草,算离恨、不堪重写。

倦倚烟篷,霜空雁杳,谁共情话。

最惆怅、石老云荒,渐忘却城阴旧游冶。

剩有一弓残月,映晴川如画。

添几许、枯荷败苇,便梦回、误了亭榭。

为语沙际轻鸥,甚时来也。

(0)

曲游春.上巳孤清,春江小泊,南朝旧恨,渺渺于怀,因成此解

一匊春愁起,被软潮吹断,深浅无据。

阁住余寒,怕东风暗卷,濛濛酥雨。旧约湔裙误。

问何似、六朝眉妩。

便碧云、几叶遮留,难唤冶桃前渡。冉冉薄阴凄楚。

恁怨草愁波。人在南浦。

弱柳微黄,怕穿烟乳燕,半衔离絮。梦堕斜阳路。

悄不是、旧听莺处。无奈中酒时光,归期又阻。

(0)

菩萨蛮.戊子浴佛日,怀超社第三次集同人于玉皇道院,余未有诗,以小词记之

荐樱佳节风初暖。苍茫怀古难排遣。院静似萧辰。

相偕十二人。澡身尘垢去。尽是同心侣。

愿乞佛恩慈。肝肠洗涤时。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