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高人宅,居然竹树幽。
家贫千卷在,野阔一窗收。
山卉浓如锦,湖船静似鸥。
莫言腰脚胜,近已怯登楼。
岂是高人宅,居然竹树幽。
家贫千卷在,野阔一窗收。
山卉浓如锦,湖船静似鸥。
莫言腰脚胜,近已怯登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山中的日常生活与心境。首句“岂是高人宅”,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所居之地的谦逊之感,似乎并不认为自己是真正的隐士,但接着“居然竹树幽”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竹树环绕、环境清幽的特点,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环境的喜爱与适应。
“家贫千卷在”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又表明了他对书籍的珍视,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精神世界依然丰富。而“野阔一窗收”则进一步描绘了窗外广阔的田野景色,通过一扇窗将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山卉浓如锦,湖船静似鸥”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间的花卉比作锦绣,湖面上的船只比作悠闲的鸥鸟,生动地描绘了山间湖畔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最后,“莫言腰脚胜,近已怯登楼”两句,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身体状况的自我反思。虽然他可能认为自己的身体还行,但近来却感到有些畏惧登高,这或许是在暗示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机能开始有所衰退,但仍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因身体的限制而放弃对自然的探索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以及面对岁月变迁时的淡然与乐观态度。
嚣尘何处避。爱邻园深幽,半湾流水。
水曲朱檐,认旧时烟艇,画桥闲舣。
步屐留痕,空怅想、朋簪欢事。
艳素娇红,犹似新妆,向人争媚。曲径高低成势。
看种竹专丘,护花编枳。
顿惜芳华,待自携斑管,遍题名字。
袖拂云根,随意藉、莓苔酣醉。
唤取啼莺相送,东风又起。
有恨谁堪语。傍纱窗、络纬啼苦。
骋商飙一霎,坠梧飘雨。废池荒园无路。
但切切、寒蛩相尔汝。怪早夜、秋来何处。
便莫问、当年宋玉,也值费、欧阳新赋。
推枕旁皇,揽衣愁叹,时时倾听,泪沾裾。
尽玉箫声断,瑶琴徽冷,无此意酸楚。
况是一襟离绪。怯空房、影形为侣。
只绣残衾凤,烟消香鸭,寻思旧欢如雾。
怕水远、山遥尝险阻。抛撇久、两情非故。
灯焰小、似伊昏眼,壶滴尽、伴我长吁。
梦等春还,寄将花叶,密书覼缕。
抵珍珠,又争教、霜月窥帘,精魂知已曙。
睡初醒,风又起,黄叶飘庭院。
倚清狂,嗟落魄,题诗空涴裙练。
篱花影瘦,两鬓萧然,何用念家园。
独感浮生,驰驱道远甚时免。还把茱萸重玩。
后会知谁健。开口笑,本来难,良朋已觉凋半。
忧来煎迫,四序相催,不放寸心宽。
拟醉醇醪,持觞泪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