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带溪路,上有三丈楼。
层基接重阜,一览山水周。
天边九芙蓉,出没不可求。
鸿惊晓霜净,花明雨初收。
巉然倚圭璧,爽气凌尊筹。
主人金闺彦,高兴思穷幽。
时来据绳床,山色供远眸。
危峰曳游云,岭月悬曲钧。
吟啸意不浅,浩然追轲丘。
明年鸡省梦,肯忘江上州。
东门带溪路,上有三丈楼。
层基接重阜,一览山水周。
天边九芙蓉,出没不可求。
鸿惊晓霜净,花明雨初收。
巉然倚圭璧,爽气凌尊筹。
主人金闺彦,高兴思穷幽。
时来据绳床,山色供远眸。
危峰曳游云,岭月悬曲钧。
吟啸意不浅,浩然追轲丘。
明年鸡省梦,肯忘江上州。
这首诗描绘了九华楼的壮丽景象以及登楼所见的自然风光。诗人霍总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九华楼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开篇“东门带溪路,上有三丈楼”,简洁地勾勒出九华楼的位置和高度,为读者营造了一种高耸入云的气势。接着,“层基接重阜,一览山水周”进一步强调了楼的高度,使读者仿佛能从楼上俯瞰四周的山水景色。
“天边九芙蓉,出没不可求”一句,将远处的山峰比作九朵芙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美丽与神秘。接下来,“鸿惊晓霜净,花明雨初收”则通过晨曦中的大雁和雨后的花朵,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
“巉然倚圭璧,爽气凌尊筹”描绘了九华楼的雄伟与清新的空气,暗示了楼内主人的高雅品味。诗中提到的“主人金闺彦,高兴思穷幽”,点出了楼内主人的身份与志趣,他渴望探索自然的奥秘,享受宁静与高雅的生活。
“时来据绳床,山色供远眸”描述了主人在楼中欣赏山色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最后,“危峰曳游云,岭月悬曲钧。吟啸意不浅,浩然追轲丘”进一步描绘了九华楼周围的动态美,以及主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吟啸、追求精神境界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九华楼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
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
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
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
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
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
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
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
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
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
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
身外无余事,唯应笔砚劳。
闲堂新扫洒,称是早秋天。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
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
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
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
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每忆旧山居,新教上墨图。
晚花回地种,好酒问人沽。
夜后开朝簿,申前发省符。
为郎凡几岁,已见白髭须。
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垒阶。
凭医看蜀药,寄信觅吴鞋。
尽得仙家法,多随道客斋。
本无荣辱意,不是学安排。
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
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客散高斋晚,东园景象偏。
晴明犹有蝶,凉冷渐无蝉。
藤折霜来子,蜗行雨后涎。
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唐·张籍】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身外无余事,唯应笔砚劳。闲堂新扫洒,称是早秋天。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每忆旧山居,新教上墨图。晚花回地种,好酒问人沽。夜后开朝簿,申前发省符。为郎凡几岁,已见白髭须。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垒阶。凭医看蜀药,寄信觅吴鞋。尽得仙家法,多随道客斋。本无荣辱意,不是学安排。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客散高斋晚,东园景象偏。晴明犹有蝶,凉冷渐无蝉。藤折霜来子,蜗行雨后涎。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
https://shici.929r.com/shici/hXCJ1v8.html
黄门诏下促收捕,京兆尹系御史府。
出门无复部曲随,亲戚相逢不容语。
辞成谪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须臾留。
身着青衫骑恶马,中门之外无送者。
邮夫防吏急喧驱,往往惊堕马蹄下。
长安里中荒大宅,朱门已除十二戟。
高堂舞榭锁管弦,美人遥望西南天。
征人遥遥出古城,双轮齐动驷马鸣。
山川无处无归路,念君长作万里行。
野田人稀秋草绿,日暮放马车中宿。
惊麏游兔在我傍,独唱乡歌对僮仆。
君家大宅凤城隅,年年道上随行车。
愿为玉銮系华轼,终日有声在君侧。
门前旧辙久已平,无由复得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