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无名致总佳,浅绛深黄争倩若。
诗人画客几曾经,雁塞龙堆欣所托。
丁星玉露且鲜妍,摇曳金风未落寞。
挂瓶聊与作清供,依旧前秋毡室乐。
恰似丈殊示善财,采来茎草无非药。
山花无名致总佳,浅绛深黄争倩若。
诗人画客几曾经,雁塞龙堆欣所托。
丁星玉露且鲜妍,摇曳金风未落寞。
挂瓶聊与作清供,依旧前秋毡室乐。
恰似丈殊示善财,采来茎草无非药。
这首诗《瓶花》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瓶中之花的美丽与寓意。
首句“山花无名致总佳”,开篇即赞美山间不知名的小花,虽无名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接着“浅绛深黄争倩若”一句,以对比色彩描绘出山花的丰富与生动,浅绛与深黄的对比,让画面更加鲜活。诗人与画客多次欣赏过这些自然之美,而“雁塞龙堆欣所托”则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喜爱与寄托之情,仿佛山花在诗人的心中找到了归宿。
“丁星玉露且鲜妍,摇曳金风未落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花在清晨露珠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亮,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似乎并未因季节更迭而感到寂寞。这里不仅展现了山花的自然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挂瓶聊与作清供,依旧前秋毡室乐”则转而描述将山花置于瓶中作为清雅的装饰,即使是在秋天的毡室内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乐趣。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最后,“恰似丈殊示善财,采来茎草无非药”一句,以佛教中的善财童子为喻,强调了山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蕴含着生活的智慧和药用价值,如同善财童子所象征的智慧与慈悲。这不仅是对山花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瓶中之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情趣的融合,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