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杂题十四首·其四》
《梅花杂题十四首·其四》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芳情才系柳枝条,腊尽山家雪未消。

独立黄昏人不见,野钟催月过溪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美的冬日景象。首句“芳情才系柳枝条”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柳枝情感,仿佛它承载着某种美好而又稍纵即逝的情愫。接着,“腊尽山家雪未消”,点明时令,腊月已过,但山间仍覆雪未融,营造出一种冬末春初的冷寂氛围。

“独立黄昏人不见”一句,画面更加凝练,诗人独自站立于黄昏之中,周围无人,只有他与自然相依,这种孤独感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呼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野钟催月过溪桥”,钟声悠扬,似乎在催促着月亮穿越溪桥,这一场景既具动感又添几分神秘,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特有的宁静与孤寂之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年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银钱山·其二

不及东西井,峨峨享殿开。

单于封树去,故老岁时来。

万古啼乌怨,三秋落木哀。

中涓陪玉匣,谁奠白蘋杯。

(0)

昌平道中·其一

落日昌平道,愁从关塞归。

九门吹画角,万户捣寒衣。

伏草黄狐啸,衔芦白雁飞。

朝宗桥下水,呜咽出金微。

(0)

清明展先府君墓·其四

雨露悲寒食,丘中宿草萋。

蘋蘩无妇采,乌鸟向人啼。

勉继春秋志,高求海岳栖。

右军能誓墓,此地蕺山齐。

(0)

季伟公赠我朱子纲目诗以答之

春秋之后有纲目,有如日月光相逐。

月光元自日光来,紫阳一日三膏沐。

地义天经总在兹,温公书法不曾知。

背秦岂合诬周赧,篡汉那堪奖魏丕。

昭烈一隅元正统,武侯六出本王师。

乱臣贼子不诛灭,黄初却在建安时。

笔削无过助凶逆,褒贬乃自行阿私。

牝鸡亦可当尊位,吕武纪年此何义。

英宗忽使考仁宗,父子可怜名实戾。

真是尼山一罪人,紫阳不出无天伦。

冠履一朝辨上下,血气自此知尊亲。

史中有经何精粹,素王宗子真无坠。

此书君乃肯相贻,诵读自今忘夜寐。

年来辞赋已无心,早岁春秋元有志。

书法只今在草野,一部成仁吾史记。

上师尼父下紫阳,空名不敢遗天王。

天留一岛作华夏,茫茫海外长相望。

(0)

题陆天浥泰山图

海中日涌声如雷,天门夜半鸿濛开。

天鸡鼓翼波震荡,金银宫阙东飞来。

此时丈人峰上客,日华嘘噏荡精魄,东君玉颜在咫尺。

扶桑万朵红复红,玉女三千笑口同。

丹青虽神画不得,朝霞倏忽吹成风。

千岩万壑太古色,秦代苍松人不识。

图成慎勿置金箱,留与人间见胸臆。

(0)

将归省母留别诸友人·其五

太清何寥廓,浮云去不息。

呦呦野鹿鸣,甘草不自食。

如何舍友朋,奋然思矫翼。

四海皆兄弟,亲兮难再得。

循彼南陔间,相思何终极。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