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情才系柳枝条,腊尽山家雪未消。
独立黄昏人不见,野钟催月过溪桥。
芳情才系柳枝条,腊尽山家雪未消。
独立黄昏人不见,野钟催月过溪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美的冬日景象。首句“芳情才系柳枝条”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柳枝情感,仿佛它承载着某种美好而又稍纵即逝的情愫。接着,“腊尽山家雪未消”,点明时令,腊月已过,但山间仍覆雪未融,营造出一种冬末春初的冷寂氛围。
“独立黄昏人不见”一句,画面更加凝练,诗人独自站立于黄昏之中,周围无人,只有他与自然相依,这种孤独感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呼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野钟催月过溪桥”,钟声悠扬,似乎在催促着月亮穿越溪桥,这一场景既具动感又添几分神秘,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特有的宁静与孤寂之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年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春秋之后有纲目,有如日月光相逐。
月光元自日光来,紫阳一日三膏沐。
地义天经总在兹,温公书法不曾知。
背秦岂合诬周赧,篡汉那堪奖魏丕。
昭烈一隅元正统,武侯六出本王师。
乱臣贼子不诛灭,黄初却在建安时。
笔削无过助凶逆,褒贬乃自行阿私。
牝鸡亦可当尊位,吕武纪年此何义。
英宗忽使考仁宗,父子可怜名实戾。
真是尼山一罪人,紫阳不出无天伦。
冠履一朝辨上下,血气自此知尊亲。
史中有经何精粹,素王宗子真无坠。
此书君乃肯相贻,诵读自今忘夜寐。
年来辞赋已无心,早岁春秋元有志。
书法只今在草野,一部成仁吾史记。
上师尼父下紫阳,空名不敢遗天王。
天留一岛作华夏,茫茫海外长相望。
《季伟公赠我朱子纲目诗以答之》【明·屈大均】春秋之后有纲目,有如日月光相逐。月光元自日光来,紫阳一日三膏沐。地义天经总在兹,温公书法不曾知。背秦岂合诬周赧,篡汉那堪奖魏丕。昭烈一隅元正统,武侯六出本王师。乱臣贼子不诛灭,黄初却在建安时。笔削无过助凶逆,褒贬乃自行阿私。牝鸡亦可当尊位,吕武纪年此何义。英宗忽使考仁宗,父子可怜名实戾。真是尼山一罪人,紫阳不出无天伦。冠履一朝辨上下,血气自此知尊亲。史中有经何精粹,素王宗子真无坠。此书君乃肯相贻,诵读自今忘夜寐。年来辞赋已无心,早岁春秋元有志。书法只今在草野,一部成仁吾史记。上师尼父下紫阳,空名不敢遗天王。天留一岛作华夏,茫茫海外长相望。
https://shici.929r.com/shici/FVFVph.html
海中日涌声如雷,天门夜半鸿濛开。
天鸡鼓翼波震荡,金银宫阙东飞来。
此时丈人峰上客,日华嘘噏荡精魄,东君玉颜在咫尺。
扶桑万朵红复红,玉女三千笑口同。
丹青虽神画不得,朝霞倏忽吹成风。
千岩万壑太古色,秦代苍松人不识。
图成慎勿置金箱,留与人间见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