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狂波任赴奔,石栏回互水潺沄。
扬州廿四西湖六,不似浔阳九派分。
江上狂波任赴奔,石栏回互水潺沄。
扬州廿四西湖六,不似浔阳九派分。
这首诗描绘了东湖九桥的壮丽景色与独特的水文特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的奔腾与石栏的回旋,以及不同水域间的对比。通过“江上狂波任赴奔,石栏回互水潺沄”两句,诗人生动地刻画了江水在石栏间激荡、流淌的动态美,展现出一种自然力量的雄浑与和谐。接下来,“扬州廿四西湖六,不似浔阳九派分”则巧妙地将东湖九桥与历史上的名胜扬州西湖进行对比,突出了东湖的独特之处,强调了其不同于传统名胜的特色与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还蕴含了对地方特色的独特见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深刻的理解与欣赏。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东湖九桥这一独特景观的由衷喜爱与赞美。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岁晏有馀粮,杯盘气味长。
天寒酒脚落,春近臛头香。
菜色青仍短,茶芽嫩复黄。
此中得深趣,真不羡膏粱。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衣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出。
一间茆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